|
||||
周六上午,艳阳高照,在郑州市农委、郑州晚报和河南太平世家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的共同组织下,我们如约带着10名小读者和10名特殊的“小天使”来到郑州市蔬菜研究发展中心,在田间地头为孩子们上了堂生动的蔬菜种植科普课。 晚报记者 黄盈 见习记者 鲁慧 文/图 见过黄瓜是怎么长成的吗 上午9点半,大家乘坐着河南太平世家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提供的“爱心大巴”来到了位于西四环与南四环交叉口的郑州市蔬菜研究发展中心。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孩子们首先走进生态连栋智能温室内,芭蕉、香蕉、荔枝、杨梅等多种南方的植物让大家大开眼界。 “这个是什么呀?真好看!”4岁的甜甜用小手指着一株绿色植物发问。“那个叫做孔雀竹芋,原产于热带美洲及印度洋岛屿。”市农委工作人员说,孔雀竹芋是清除空气污染的高手。 在150亩的露天试验示范区内,种植了黄瓜、豆角、番茄、辣椒、生菜、马铃薯等多个蔬菜品种。 “大家见过黄瓜是怎么长成的吗?”“看,这个大棚里面是胡萝卜的种子,正在接受蜜蜂的授粉……”蔬菜研究发展中心的刘宗立主任耐心地给孩子们一一介绍。 “为啥它们的花颜色不一样?”今年9岁的铁元琦边走边问:“今天认识了好多蔬菜,真长知识”。 在参观蔬菜基地的队伍中,还有一群特殊的“小天使”,因为患有自闭症、脑瘫等疾病,每个孩子身边都有两个志愿者或者家长跟随着,但一走进绿油油的菜地,他们也和其他孩子一样开心地玩儿起来。 “这些孩子都很可爱。”一位小读者的家长告诉记者,她觉得这些孩子需要社会更多的关爱,“这次活动太有意义了,我们都愿意帮助他们。” 来到无土栽培大棚内, 7岁的“小天使”陈龙(化名)也兴奋起来,摸摸放在培养液里面的菜苗,又围着大棚转了起来。 “感谢这次活动,让他能认识更多的朋友,接触社会和大自然。”陈龙的奶奶王女士说。 “他们和我们都一样,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以后我们也希望能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帮助。”作为志愿者之一,河南太平世家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的张晓云说。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