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个很重要——户口
为让孩子安心学习,学校正给她办低保
刚出生两个半月,母亲就去世了,父亲带着她漂泊15年至郑州薛店,打工的父亲因为车祸也走了。
留下15岁的小姑娘,她不知自己的家在哪里,不知亲人在哪里。本报与辽宁《千山晚报》联合,在东北找到小姑娘的家人。
昨天,小姑娘收到了新郑公安局的户口簿(右图)。“黑”了15年的她终于有了户口。她的户口落在薛店镇教委。晚报首席记者 徐富盈/文 晚报记者 张翼飞/图
新闻回顾
本报帮命运多舛的小姑娘找亲人
今年15岁的陈宇驰现在新郑薛店一中初二学习,是个非常懂事、好学的好学生。
没能想到,15岁的她命运多舛。
刚出生两个半月,母亲去世。随后,父亲带着她离开了辽宁的老家到各地打工。直到2008年初,父亲带着她来到新郑薛店常刘村,租房子住下了。
“爸爸天天爬高上低给人家装钢架。”在小宇驰的眼里,父亲很能吃苦,话也不多。为了她,55岁了还天天拼命地干。
然而,不幸再次降临到小宇驰的身上。今年2月9日,陈父因车祸身亡。
小宇驰成了孤儿,没有户口的她,因为无法确认是父亲的女儿,父亲无法安葬,就连事故的赔付,根据法律她可能也得不到一分钱。
小宇驰说,父亲活着时,说老家在辽阳,家里还有爷爷、奶奶和姑姑。本报与辽宁《千山晚报》几经辗转终于帮小宇驰找到了姑姑。
在本报的帮助下,小宇驰的姑姑赶到薛店,把陈父安葬。
虽然小宇驰成了孤儿,但是她还有一个温暖的“家”,那就是学校。
最新消息
多方努力下
小姑娘有了户口
4月初,宇驰父亲的后事处理完后,亲人都回了东北,宇驰的户口成了一件困难的事。
新郑市司法局法律救助中心的马英伟律师为了这件事,多次向新郑市公安局汇报,希望特事特办。新郑市妇联、民政局也都介入。本报记者也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
新郑市政府看到本报报道和小宇驰的情况后,多方协调。郑州市公安局了解情况后,决定给孤儿陈宇驰特批户口。
昨天10点,新郑市公安局、司法局、妇联、民政局的相关领导赶到薛店一中,每个单位都给陈宇驰送上文具书包等礼物,但公安局送来的新户口簿,是所有礼物中最重要的。
“她黑了15年,终于有户口了。”薛店一中校长刘建国说,“今年3月到4月,在她没有办理好户口时,新郑市民政局按孤儿标准每个月给宇驰400元补助。现在户口弄好了,我们争取给她办理低保,让她安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