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树杰
经常听人说,要想跟一个人绝交,最好的办法是向他借钱。我曾质疑:为了钱,难道真会伤了情?
没想到这种事在生活中还真屡见不鲜,并砸在我头上。
我的一名学生,因工作中失误,被公司扣压了十几万项目款。人变得消极愤世,开始流连于赌场。我极力劝阻他、激励他:来日方长。哪里跌倒哪里爬起,不失为男子汉!但鞭长莫及,心中不免惋惜。
去年春节刚过,一天夜里将近11点。他突然打电话说已到县城,想借钱急用。我担心他去麻将馆耍钱,让他到我家住宿,第二天再取钱。第二天,我因有课,取了钱给他,没亲自送他上车。
不料从此以后,他音信全无。以前,隔三差五总会收到他的短信祝福,俏皮的、生动的、真诚的,让人暖暖的感动。我几次拿起电话,但又放下。怕他多心,认为我在向他讨债。时至今日,不知他境况如何。
无独有偶,妻子的同学举家远在苏州打工。去年借了几千元钱,说两三个月便还。不想从此再不联系,甚至春节回家过年也不再打电话。
俗话说得好:“勤借勤还,再借不难。”借与被借者之间,靠一份感情和信任来维系。如果不能如约还账,也应说明。害怕联系,只会加深误解,出现隔阂。借者重要的不是失约而是失礼。相反常常打打电话,朋友会明白你心中有数,反而不会催账。
“亲兄弟,明算账。”我提倡借钱必须写借据,不论亲朋好友。这虽显得尴尬,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