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丹,是一个普通的打工妹。一番交谈之后,我才发现年轻率真的她,在感情的道路上走得弯弯曲曲:出生不久,父母因生活的压力,将她交给奶奶抚养,不久父亲又去世。当她长大回到母亲身边,却和母亲有了深深的隔阂。如今,她和母亲虽然生活在一个城市,却很少有话说,孤独的她心里一片茫然……
A
我是一个自卑的女孩
大家都以为我是个简单幸福的女孩,但我自己知道,我不是,因为我的心里藏了太多的痛苦和无奈。20多年了,我从不愿翻晒它,今天绝对是个例外。
我心里那一块伤疤,最初是我的父母给我留下的。父母,这个本该熟悉的字眼,对我来说,太生疏了。前几天,六一儿童节,恰逢我轮休,我突然有了一个奇怪的想法,一个人去了动物园,看着身边那些幸福快乐的孩子,跟着妈妈在一起游玩,我的眼睛湿润了。
我在15岁的时候来到郑州,之所以来这里,原因很简单,因为我妈妈就在这座城市。但在妈妈身边,我却丝毫感受不到幸福。
说到底,我的经历有些特别,我出生不久,爸爸妈妈就出来打工了,把我送到了奶奶家。从此,我就跟着奶奶生活。在我的印象中,最亲的人就是奶奶。
可以说,在奶奶身边生活的那些年是快乐和自由的。奶奶特别疼爱我,虽然家里生活困难,但奶奶还是给我一点零花钱,让我买需要的东西。那时,家里养着鸡鸭和猪,我每天放学后,都去给它们喂食,日子虽然艰苦但很快乐。那些年,父母来看我的次数少得可怜,我对他们几乎没什么印象。
12岁时,爸爸因为交通事故去世,从奶奶悲痛的哭喊声中,我知道自己和奶奶以后的生活将会更加艰难。15岁时,我回到了妈妈身边,那时我因为在老家没有像样的学校可上,便想到了在郑州做生意的妈妈。我记得有一天,忘了是谁带我到了妈妈家里,当时妈妈开的门,她说了些什么我记不清了,只记得当时很尴尬。妈妈给我的印象是陌生的、严肃的……
我的学习成绩不太好,在妈妈面前,我感到心虚和自卑,从不敢大声说话,我的话少之又少,完全一副“闷葫芦”的模样。显而易见,这样的我,更讨不到妈妈的欢心了。
B
心里只有一个“怕”字
自从爸爸走后,妈妈就有了新家,新爸爸不是外人,也是奶奶家的亲戚,他对我还算不错,只是,我最在乎的是妈妈脸上的阴晴。
刚到家,母亲就给我派了很多家务活:打扫卫生,为弟弟洗衣服,晚上回家做饭……尽管我听了心里很不舒服,但我没有反抗。我被送到了职业学校上学,是新爸爸给我办的入学手续,我只知道妈妈不高兴,这让她花了不少的钱。母亲的所作所为,与我想象中的妈妈差距太大了。她对我非常严格,不是训就是打,这让我怀疑她真是我的亲妈吗?每次吃饭,她总要数落我的不是。在老家的时候大家都很疼我,有什么好吃的都让我先吃,而母亲却不是这样。
当时的我除了上学,还要照顾一家人,我感到很累还不开心。当时我不懂,成年后才知道,我想妈妈原本是不想接纳我的。妈妈还很厌恶我在奶奶身边养成的一些习惯,一点也不能容忍,经常教训我,还说孩子就像一棵树,需要经常修理。
母亲的管教使我担惊受怕。我整天心事重重,上学也没有心思,也不会与大家相处。上体育课时,有很多项目可以玩,而我却一个人靠在教学楼的墙边,孤零零地看着大家玩,感觉很无助。那段日子,我几乎没有快乐可言,只有疑惑、失落、难过。那时,我最盼望的日子就是回老家看奶奶。一次,我回老家时奶奶给我买了个新包,我高高兴兴背回家,母亲很不高兴的样子,还说了一些难听的话。我觉得母亲应该高兴才对,可她却是这副表情。怎么说呢,我在妈妈家里只能用一个“怕”字来形容。
职业学校毕业后,我就进了一家民营企业,住宿在单位。过节的时候,就回老家看奶奶,在父母身边待的时间很短。有时候,看到其他同事的父母给他们打电话,回家吃饺子、吃粽子,我就很羡慕。
工作后,我终于能自食其力了,生活费完全够用,不用跟父母要钱的日子很自在。可不知为什么,我很少给家里打电话,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C
奶奶带走了我的思念
孤独的时候,我更加想念奶奶,我到郑州的时候,奶奶已经70多岁了,患有非常严重的风湿病。
虽然我工作了,母亲对我的管教一直很严,我第一次发工资全部交给母亲,我想母亲会给我一点零花钱的,可是没有。没有零花钱的日子该怎么过啊,吃饭穿衣都需要钱,于是,我也长了不少心眼,谎称单位要收取住宿费等各种生活费用,又陆陆续续从妈妈手里硬是要回来了一大半工资。
后来,我转正了,接着调换了工种,工资涨了不少,但我留了私心,全部给自己留下。对此,母亲总是说,你看某某,每月工资一千多块呢!你怎么就这点?是不是你留了心眼?我也不辩解,我已经习惯了用沉默来抗争。
虽然手里有了钱,但我一直很节俭,衣服化妆品一直都买最廉价的。我想把自己积攒的钱用来给奶奶治病。前两年,一有空,我就往郑州的各大医院跑,为奶奶寻找医治的良方,为看病,有一次我还把奶奶接到了郑州。我瞒着妈妈,在酒店开了房间,一晚上就需要120元的住宿费,我陪奶奶住了两天。
这是我和奶奶第一次住酒店,虽然不是什么豪华酒店,但我们却感受到了住在宫殿里的感觉。我还记得,奶奶就像是《红楼梦》里的刘姥姥一样,第一次进了“大观园”,对什么都充满了惊讶和好奇。好笑的是,住在酒店里,我和奶奶连门都打不开,里面的东西很多都不会用,我只好不好意思地向服务员求助,还好服务员也是个打工妹,对我们有求必应。尽管如此,我和奶奶住在这里还是没有睡踏实,但却感觉特别好,以致奶奶回到老家,还是念念不忘这一段美妙的经历。
这是我为奶奶唯一能做的事情,虽然后来妈妈知道后,常常没有缘由地就骂我一顿,但我还是一点也没有后悔过,我很高兴有能力为奶奶做这些事情,妈妈的责骂算得了什么?母亲的说教对我来说,早都习惯了。
奶奶是这世界上最疼爱我的人。我还是一有空就往老家跑,除了给她买药就是给她带好吃的,我一跨进奶奶家的院子,就像是回到了自己家里。那些日子,我和奶奶睡一个房间,细心地照顾奶奶。直到最后,奶奶去世了,我就不再往老家跑了,母亲的骂声也少了,我总算过了一段平静的日子。
虽然母亲总是骂我,她也做过几件让我感动的事。记得有一年过春节,我发高烧,她把诊所的医生请到家,给我输液治疗。还有一次,母亲给我买了件新的羽绒服,因为我的小棉袄太单薄了,天一冷,我总是咳嗽不止。记忆中大概有这么几件事吧,让我体会到母爱的温暖。但是太少了,母亲给我更多的感觉是冷漠。
D
我的恼人婚事
还是在学校的时候,我的初恋就开始了。两个人走到一起简简单单,我们是一个班的,我在班里普通得不能再普通,长相不出众,学习也一般,也没什么特长;他在男生里也是这样,但我们确实互相感到了温暖,彼此的温暖。
我们在一起上课,一起吃饭,没有什么浪漫,也没有什么甜言蜜语,就那么简单地相爱着。虽然简单,但是单纯,没有考虑爱情以外的事情,在爱情里,我就是最最幸福的人了。
工作稳定后,我就马上想到了结婚,想尽快有个自己的家。但是,我把这件事情一告诉我妈,我们的烦恼就接踵而来。我妈的反应很强烈,不等我把他的情况介绍完,就大吼起来:“你怎么这么快就跟不三不四的人混到了一起?他有什么?你是不是傻了?”
本以为我的幸福一定能得到家人的祝福,看来是我错了。面对责骂,我还是缺乏心理准备,很快就有些撑不住了。但没承想,在我面对着极大压力的时候,他的表现更令我失望。在我对他哭诉时,他竟说:“我反正无所谓,你要愿意,咱就继续,你要实在不愿意,那咱就拉倒。”我吃惊了,一直以来,我视作幸福的最重要的砝码,在他那里竟是一个无所谓……
从此,我们的感情开始一天天消减。我俩的话越来越少,以前的热情挥发完了,他跟我在一起,老是说没劲儿,没意思。要不,才坐了一会儿,就看手机,说谁谁找他有事,他先走了。爱情怎么变成如此无味的东西了?
我们谁也没跟谁说分手,但见面越来越少,直到有一天,我说到了干脆不再见面的话后,我突然觉得轻松许多,想必他也是松了一大口气吧。
现在我承认,是我灰心了,我软弱了,我退缩了,是我亲手结束了共同走过4年多的感情。
因为这件事,我妈一直给我很大压力,说我拿钱光去谈恋爱,简直是个没有用的东西,枉她白白养了我一场。我感到委屈,从没有过的委屈和孤独。如果委屈能得到家人的同情,我不会孤独,如果爱人能给我一些支持,我不会委屈,我会为我的付出找到理由。
但两头都落空了。即使我和男友分手之后,我和家人关系依然很紧张,我很少去看妈妈,即使见到妈妈也不想说话。
现在身边的同事都很少听到我讲话,下班后我把自己关在屋里,书也看不进去,一翻开书我就想起伤心事。就那么坐着,躺着,默默地流泪,每天都不开心,觉得自己很委屈。我老是在设想,假如没有妈妈的干涉,我和他会是怎样的状况。我的生活太枯燥了,其间也有同事给我介绍对象,可是从介绍的地方一出来,我连对方的长相都没记住。有时我想,是不是太伤心了,对爱情也有点失望……
讲述人:诺丹,22岁,职员
采访人:晚报记者 崔迎
>>>记者手记
诺丹讲述的故事令人感慨又同情。亲人之间需要理解和交流,在生存的压力下,她的母亲将幼年的她托付给老人,割断了母子之间的感情纽带,这是这个家庭难以和睦的根源。更可叹的是,这个母女间的纠结还远没有结束,使母女二人都深陷在责怪与痛苦之中。
尽管诺丹内心还存有很多芥蒂,然而毕竟生命是母亲给的,对母亲的生养之恩,总要心怀感激。至于爱情,谁对谁错,谁该为这段恋情负主要责任,真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只有两个人心心相印,才能取得家人的祝福和自己一生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