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名医堂 上一版3  4下一版
怎样避免夏日欠债秋后算
食疗也可治眼病
冬病夏治开始,7项优惠助力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名老中医为您支招
怎样避免夏日欠债秋后算
慢性病,冬病夏治正当时
名老中医梁华梓主任

门诊见闻

上周三,在河南省现代医学研究院医院名老中医诊室,前来就诊的一位患者家人说:“我老伴66岁了,患有高血压和冠心病,CT检查多发性脑梗塞,所以每年都要输液治疗。今年开春时,我们在其他医院住院给他输了一个疗程,谁知道这天热了,冠心病又犯了……”

夏季,治疗心脑血管病事半功倍

医学专家研究指出,夏季由于高温出汗,食欲减退,睡眠不足,人体正常功能受到干扰。年轻人生命力旺盛,代偿能力强,可能没有什么症状,而年老体弱者这种潜在损害,到了秋季就会爆发出来。这就有了“夏日欠债秋后算”的说法。

为此,名老中医梁华梓主任提醒说:“临床上很多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很重视开春和入冬前的防护治疗,而往往忽视夏季的防范,其实,夏季治疗这方面的疾病疗效较其他季节要好。”

他解释说,人的血管就像流淌的水管,上了年纪,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等杂质不断聚集,血管壁也变得脆弱,弹性变差,加之天气寒冷,血管收缩,非常容易发生意外,这就是寒冷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重要原因。传统中医历来强调“冬病夏养”,在寒冷时节高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应在热天加强养护,到冬天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发病概率。所以,会治病不如会养病!

李秀庚建议患者:“夏季打通血管,清理血管垃圾,创造一个清洁通畅的血液环境,增加血管壁的柔韧性,可让这个冬天心脑无忧。”

“夏季除了治疗心脑血管病可起到事半功倍的疗效外,其他慢性疾病此时治疗效果也很好,这就是大家所说的冬病夏治。”据梁华梓介绍,自然界存在着许多致病因子,其中由寒邪引发的疾病,发病时间以冬季为主,我们通常称为冬病。疾病应时而生,就要择时而治。夏季人体内阳气上升,经络通达,寒邪则内伏不发,此时采取积极治疗措施,可促使病体恢复正常,使其在寒冷季节容易抵御外寒而不发病,我们称之为夏治。

“中医《内经》上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季是人体阳气最旺盛之时,此时治疗某些属于寒性的疾病,可以最大限度地以阳克寒,预防其在冬季复发或减轻其发作的症状,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对于难缠的风湿性关节炎和老慢支等这些冬病,李秀庚也会开出不俗方剂,让患者很快康复。

梁华梓说,许多中老年慢性病、疑难病患者,住院打针做手术,病却未见明显好转,花钱又受罪。其实中医在治疗中老年慢性病、疑难病上,有着西医所不具备的优势,甚至更胜一筹。“这是因为西医治标,中医治本。中医治病,往往看似同一种病,却会根据每个人的病情不同而下方各异,或轻或重,或缓或急,变化无穷,其实更体现出它的科学性。”

而名老中医所采用的一人一方,其灵活辨证精神,仔细品味,或许可以悟出中医治病的真谛,修炼出治病救人的真功夫。 晚报记者 董亚飞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