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36版:红色记忆 上一版3  4下一版
顺着脚印跟踪击毙敌师长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为成功参军12岁娃虚报了5岁年龄
顺着脚印跟踪击毙敌师长
冲锋在最前面立了一等功
王久老人胸前挂满军功章

王久是个老兵,绝对的老兵,戎马一生,战功显赫。

12岁那年,沿街乞讨的他参加了解放军,从此开始了属于他的“光荣岁月”:曾参加过开封战役、洛阳战役、郑州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两广战役、西南剿匪、抗美援朝、西藏平叛、中印边界反击战等。他曾带领一个新兵智擒22名敌人;也曾在大西南剿匪中击毙敌师长,活捉敌旅长。先后荣立一等功四次,二等功五次。 晚报记者 王战龙 文/图

为参军虚报年龄5岁

王久的公开资料显示: 1930年7月生,河南嵩县人。1947年9月入伍,194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河南省化工仓库副主任。

“当兵那年,我其实只有12岁,虚报了年龄才参军的。”6月16日,河南省老干部疗养中心,77岁的王久告诉记者。

王久身世坎坷,6岁时,父母相继去世,8岁时,相依为命的哥哥也患病离去。在兵荒马乱的岁月里,他一个人在村子方圆几十里以乞讨为生。

1947年8月,陈谢大军强渡黄河,挺进豫西。部队分别进驻各地,发动群众,成立地方武装,迅速建立了以嵩山为中心的登封、偃师、荥阳等根据地。

同年9月,部队在洛阳嵩县大坪乡园屯村招兵,王久挤进人群,挺着胸对着招兵的解放军说,“我要当兵!”但因年龄太小而被拒绝。后来,王久改变了策略,“谎称”自己已经17岁,才顺利参军入伍,在74团服役。

1948年春,国民党驻防郑州的部队2.5万余人分三路向密县、荥阳、登封解放区进犯。

“5月12日下午,敌人占领了登封一座空城,于是在南京、郑州就大肆广播说国军占领了登封,将共军消灭在嵩山地区,取得了伟大胜利。”王久说,“其实我们只有一名战士负伤,大部队已在登封和少林寺之间构筑工事,决定在此歼敌。”

等了两天两夜,敌人也未敢进少林寺地区。到了15日下午4时,敌人的炮兵突然向少林寺方向猛打了一阵,然后便没了动静。半小时后侦察员回来报告,敌人向卢店方向逃跑。纵队司令员秦基伟和政委黄震则率领纵队主力从卢店东南京店高地,将敌拦腰切断,把敌47师全部压缩在卢店,形成四面包围。

为了尽快解决卢店战斗,纵队命74团组织突击队进行强攻,几次强攻都未能见效。司令员张显扬命74团从西门回撤,留出一条出路,诱敌出城。果然,敌人慌乱中从西门跑出来,完全暴露在卢店和唐庄的开阔地上。74团在友邻部队的配合下,开始全线出击。

“我和刘苁华跑在最前面,放了几枪,敌部一排长自个儿把自个儿崩了。俺俩得了一个冲锋枪、一个机关枪,第一次立了一等功!”王久说。

卢店战斗共歼敌2700多人,仅74团就歼敌850多人,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受到中原野战军首长的嘉奖。新华社连续广播3天,赞为以少胜多的典范。

巧妙化装 智擒敌司令

1948年9月28日,王久所在的 74团在荥阳崔庙和琉璃庙沟进行训练,准备攻打郑州,纵队司令部根据刘、邓首长指示,要尽快查清敌人在郑州的布防情况。

为此,74团、75团和三个独立支队兵分五路,从西南马寨、枣园向郑州敌人发起佯攻,随即撤回五指岭山区。

豫西第四军分区张显扬司令员带领74团二连、三连、侦察连潜伏在铁炉火车站北边村庄里,侦察连长郭永瑞带一个班在铁炉车站侦察得知,上午9点从郑州开出一列8节火车向洛阳方向驶来。

得到消息,王久他们化装成国民党军队,将火车站全部控制,等敌人火车一到,立即冲上车去,把一个连的敌人缴了械。共计有轻机枪6挺、步枪80多支、手枪11支和通信器材一部,并从俘虏口中得知郑州的一些情况。

“半小时后,我们又通知汜水火车站,用敌人电台以敌人的口气传达作战部署,命敌司令席佛臣到汜水来。火车一到,我们迅速从四面八方把敌人包围起来缴了枪,150多名敌人乖乖当了俘虏。敌司令席佛臣当场被捉,在审问中又得知郑州许多情况。”王久说。

遗憾的是,诡诈的席佛臣对看管他的三班长说,解放军攻打荥阳时,他带领人跑到高三村将75支步枪藏在一个山洞里了,结果三班长信以为真,带着席佛臣去山里取枪,到山崖处,席佛臣一闪身跳下去了,三班长侯双喜和战士李宪成拽了一下没拽住,席佛臣被摔死在山沟里。

第四军分区在嵩山地区连续进行大小战斗58次,大量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建立和巩固了嵩山根据地,为解放郑州创造了有利条件。

带领新兵智擒22名敌人

1949年5月22日南昌解放,解放军43师于23日转战三江口西北的天王渡,策应37师作战。43师在小港口渡过赣江,追击白祟禧的主力138师。128团从正面攻击,127、129两个团攻其侧翼,在高安县与敌激战,歼敌一部,后奉命撤回赣江东岸。

6月8日夜, 127团1营在撤退途中暂休时,突然发现司号班长赵金生不见了。当时营长吴高忠、教导员韩守宏命令通信班副班长王久带着刚从龙坑岭战斗中解放过来的新战士吴成华,到原休息过的地方去找。

我俩快速返回原地没有找到,就迅速往回走,这时天还不太亮,走了约一公里,我观察到从右侧方向来了一帮人,便和吴成华急忙躲到稻田里,一看都是国民党兵。

此时,我心急如焚,心想吴成华是一个月前解放过来的新兵,如果他要叛逃,这时敌众我寡,我就是用尽全力也难逃活命。

这时我急中生智,我说,吴成华你可不能叛逃,你哥还在我们三连扛机枪,如果你对不起我的话,你兄弟二人可没有好结果。吴说,你放心,国民党对我也没啥好处。

我说,那好,你听我的命令,现在你到右前方土包上,我先喊二排长,不准开枪。然后我俩同时喊:缴枪不杀,你们已被我们解放军包围啦!

就这样,我和吴成华喊了一通,敌人也不知道我们有多少人,就老老实实把枪放下。

我命令敌人后退20米,然后,我俩端着敌人的枪,吴成华在前面带路,我在后边押俘虏。这次共俘敌22名,还缴获重机枪1挺、冲锋枪2支、步枪1支、手枪2支、子弹300余发等。

押着俘虏,扛着战利品,到下午5点多钟才赶到了部队,这时大部队已撤回赣江河口。教导员韩守宏看到我俩胜利归来,惊喜万分。赞扬说,你俩能活着回来就够幸运了,还带着俘虏、枪支,战果辉煌啊。

次日,根据上级部署,部队集结在江西仁县东部,休整待命。机关、部队开展学习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团里开了庆功大会,王久和吴成华都荣立一等功。

大西南剿匪 击毙敌师长

1950年,部队开进云南威信。威信县城地处滇黔川三省交界,崇山峻岭,山洞尤多,是滇东北土匪活动地区之一。陇承尧、张思齐叛逃后和川南土匪勾结一起,企图建立滇黔川游击根据地。

王久所在的127团1营的任务是协同128团,解放威信县城、消灭陇承尧、张思齐。7月16日,从大湾子村出发。

“为了迷惑敌人,部队先向南行进了30里,突然转向正北的威信县城出发,疾行前进60多里,秘密进入威信县城西北的关雄村,在山岩口抓住了陇承尧的两名暗探,供出陇承尧和他的警卫部队住在伪县政府里。”王久回忆。

营长命令二连直奔伪县政府,在距离500米时,被敌人发现,双方开始交火。王久当时是127团1营通讯班长,发现伪县政府后山有条小路,敌人正在往上逃窜。“营长指挥重机枪、82炮、60炮,向山崖口的敌人猛打。”

“陇承尧做梦也没有想到突然袭击,慌慌张张在睡梦里惊醒,狼狈地连裤子都来不及穿,身披一件长衫就仓皇出逃。这时,我发现敌群中有两个花杆子(北方称轿子),在火力猛攻之下,花杆子停了一下,跳下来两人,继续往山上跑。”

部队占领伪县政府后,发现并没有抓到敌人首脑,部队在北山上搜索许久,也没有发现敌人。部队严守路口后,准备返城。

“我们往回走了没几步,我发现路边树林有滑下去的脚印,就是刚才花杆子停顿的地方。”王久迅速向营长报告了情况,营长命令王久及战友陈结山下去查看。“我背着一支卡宾枪和一支20响,陈背着加拿大冲锋枪,顺着敌人下滑的脚印往下找。”

走了50多米,发现了陇承尧的四五个警卫员,双方开始交火,王久和陈结山藏在一棵大树后面,利用有利地形向敌人发起猛烈攻击。

事后,王久才知道,他们击毙的就是敌人师长陇承尧,还有大队长黄启轩、黄启魁和6名警卫员。此次战斗缴获了敌人冲锋枪4支,还意外活捉了敌旅长张思齐。王久和陈结山荣立一等功。

本报报道的《河南“余则成”潜伏台湾,身份暴露虎口逃生》让牛文颖和她失去联系多年的学生再次相聚,牛文颖的儿子杨松林也向本报再次讲述父亲杨章武的故事。

父亲曾受命策反于右任

□杨松林

电视剧《潜伏》里的谢若林虽然是个配角,但形象很突出:身为党通局的特务,费尽心思调查余则成两口是否是共产党,却与国民党利益无关,而是为了敲诈余则成赚大把的钱。父亲的回忆录里提到一个人与谢若林很有一比。

1946年父亲在开封做情报工作。一天,他突然碰见一个国民党省党通局的特务,让他出了一身冷汗。1939年在渑池秘密召开的地下党会议上父亲见过这个人,此人自然很清楚父亲是共产党。父亲想“他会告发我吗”?几个月后,此人来找父亲了,不是摊牌,而是借钱。父亲这时是国民党河南省银行的总经理,找他借钱是找到家了。父亲只好借给他。从此以后,这个叛徒三天两头来贷款,父亲“没有一次不满足他的要求”。此人在开封第一次解放时被解放军抓捕。

知道父亲的地下党身份而没有告发的还有一些国民党的高官,那是因为他们同情进步势力,厌恶蒋介石独裁统治,比如国民党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先生和监察委员刘延涛先生。1949年春,党派父亲到南京策反于右任先生。策反没成功,但他的身份对于右任先生和他的秘书刘延涛先生已不再是秘密。后在八、九月间,父亲奉命潜伏台湾未成功,逃离台湾到广州后刘延涛先生用他的姓名为父亲在旅馆开了个房间,并安排他与于右任先生见面。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