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住房条件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拥有干净、整洁的生活空间成为农民们的一个新愿望。同时,“垃圾围村”、污水横流等破坏环境的现象却日益严重。生活垃圾严重威胁农村的生存环境。昨日,记者对管城区十八里河村和小王庄村进行了暗访调查,发现存在不少问题。 晚报记者 文/图
小王庄村,近200米的“垃圾带”
过了南三环,沿着郑新公路向南走约1000米,十八里河派出所门前一条无名路上堆放着石头,钢铁条、生活垃圾、污水堆在路南侧,并且苍蝇满天飞。
沿着这条路向东走,污水和垃圾比路口处更多,路的北侧,商户们在吃饭、聊天,路南侧,则堆满了垃圾、污水。
“如今日子富裕了,但村子却变脏了。”一位村民说,这些垃圾都是附近村民、商户堆积的,由于无人打扫,路面越来越脏。
“希望有人管管这事,苍蝇乱飞,还有污水,看见都心烦!”村民无奈地说。
十八里河村,公交站牌旁淤泥垃圾遍地
在G107宇通路公交站牌旁的路边,酒瓶、废旧电池、香蕉皮等各式各样的垃圾随意倒放,塑料袋、废纸片等白色垃圾还“随风飞舞”,淤泥堆在路边,雨后的积水还在,这儿俨然成了“天然垃圾池”。
路边的一处空地上不仅杂草丛生,并且地面四处散落着塑料袋、空瓶子等生活垃圾,一层层堆叠着,看起来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清理了。
“我平时上班会从这里过,这儿一直都是这样。”在宇通公司上班的王先生说,对公司附近的环境很头疼,也很无奈。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民说,路边的淤泥都是路口洗车行冲洗后产生的。
该村民说,这里已经成了附近村民的一个公共垃圾场。“村里人平时有生活垃圾都会往这里倒,既没人管也没人清运,既不好看,又难闻,但想想垃圾实在没处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