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4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嵩之子 人之师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嵩之子 人之师
——嵩山文化学者张国臣教授印象

刚过七点,天还没黑。我们还想再聊会,但张国臣教授执意要带大家先去他们食堂吃晚饭。

穿过一条长长的走廊,经过一片狼藉的工地。“这里刚刚完成一项壮举——一幢楼‘乾坤大挪移’了50多米!”张教授指着工地说。

砖头和石子满地,有点硌脚。习惯了嵩山的崎岖与坎坷的张教授走在最前面,帮我们挑着路。一个工头模样的年轻人给他打着招呼:“假日领导也加班?”

张教授笑眯眯的:“你们不也是么?”宛如工友间的玩笑。

一句话也暴露了自己的朴素出身。

但现在,张国臣却是个有“身份”的人。

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河南省检察文联主席、一级高级检察官、嵩山文化研究学者、管理学博士、教授、作家、诗人等,集多种身份于一身,在身份的转变中腾挪跌宕,而且每一种身份都能做到不辱所命,异彩纷呈。

无疑,这么多的身份也让张教授尤为繁忙,以致我们的采访一推再推,最后只有约在星期六。

2011年6月18日下午,约好的四点,我们三点半就到了。我和同事说要不咱在大门口等一会吧,张教授那么忙不会这么早到。同事说还是打个电话问下吧。电话那端传来温情的问候:“你们到了?我在办公室,你们上来吧。”

这让我和同事都有点意外。

走进张教授的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顶天立地的大书柜,上面放着政治、经济、法律、社科、人文等各类图书,琳琅满目,一看便知张教授知识体系的庞博与臻备:文史兼治,古今不隔。

晚报记者 李韬

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中去

我们的采访先从张国臣的名字开始。他1956年出生在登封一个小山村,父亲张颍水、母亲王秋娥从小对他都寄予重望,故给他取名“国臣”,两个字蕴涵为人父母者多少的虔诚祈祷和美好祝愿!

张国臣教授也因父母赐这个大名而深感骄傲,并努力为这个名字增光添彩。

2011年5月16日,在“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成功申遗一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张国臣教授为家乡又出善举:他把自己的10本专著捐赠给登封的260多所中小学,并把他和妻子王素珍、女儿张小羽收藏多年、价值不菲的数千册藏书捐给“嵩阳高中国臣图书馆” 。  

“嵩阳高中张国臣图书馆”这块牌子是由文怀沙老先生题写的。刚开始他并不愿意写,但当他听了张国臣用自己的行动吟唱了“爱的奉献”、“感恩的心”这两首歌之后,老先生深被感染,欣然命笔,写下“嵩阳高中张国臣图书馆”。

当要去刻牌子的时候,张教授“突发奇想”,给工作人员特别交代,一定要把“张”这个姓去掉。工作人员不解,高人指点说这是张教授不想宣传个人,想把自己的“个性(姓)”变成为全社会的“共性(姓)”——因为每个人都是这个国家的臣民。

其做人之低调谨严,管中亦可窥一斑。

张教授作为检察机关的高级官员一再提道:“不贪财,一贪财就枉法;不张狂,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不忘本,多报恩”。并以之为座右铭,时刻铭记于心,经常告诫他人。

尽管张教授干一行,爱一行,且都能得心应手,如烹小鲜,但张国臣教授在某些方面也与时代“为忤”,被人讥诮为“短板”:比如他“唱歌跳舞不会,打牌搓麻太累,洗澡桑拿破费”,他骨子里还是传统知识分子的襟度,把工作之余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无限的阅读与学习研究当中去了。

每一项成果都是血和汗凝成的

准确地说,张教授真正的写作生涯是从大学开始的。

作为土生土长的登封人,他深爱着嵩山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他在大学期间就开始学习和研究嵩山文化,并深深地迷恋上嵩山文化。

愈是研究的深入,他愈加发现:嵩山文化是个浩瀚的大海,涉浅者仅见虾蟹,涉深者方见鱼鳖,愈深者才见蛟龙。他用“蚂蚁啃骨头”、“老牛拓荒者”的精神终于把嵩山文化这口井挖向纵深,流出甘甜。

大学三年级的时候,他在图书馆看到一本线装书《说嵩》,了解到古代名人李白、杜甫、白居易、范仲淹、欧阳修等硕儒圣贤都游览过嵩山并留下诗篇,“少年心事当拿云”的张国臣就萌发了编写《历代名人嵩山诗选》的想法。他就去征求老教授任访秋先生的意见,任老师只说了一句:“天道酬勤,有德无敌。不敢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敢做大学问的学生难成好学生。可以试试看!”在试的过程中,他才真正意识到“注释”古人,力之不逮。

行胜于言。他就利用暑假拿着古人的诗词“深入一线”,考查了嵩山少林寺、中岳庙、嵩阳书院、观星台等30多处文物遗存,从感性到理性,从认识到实践,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翻烂了《辞海》《辞源》,搬走了一个又一个“绊脚石”,撵走了一个又一个“拦路虎”。

古诗《谒少林寺》中有一句“花开五叶地生金”,张国臣怎么译也弄不明白,就又去请教任先生。先生说:“注释古诗词,涉及典故和背景,须有高出古人的知识才能为,你现在干的是北大教授王力、朱东润的工作啊。‘花开五叶’可能是佛学禅语,赵朴初先生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他应该会知道。”张国臣借着年轻气盛,就壮着胆子向赵朴初会长写信求教。一个月后,赵老委托秘书回信:“达摩从印度到中国,发出‘花开五叶’弘扬佛法的誓愿,在少林寺创立禅宗,分为五派,广为流传。”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张教授事业上那么春风得意,与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密不可分。他在年少时期就抄《唐诗三百首》,阅读了大量的中外名著,背诵了数百篇、数百首唐诗宋词。尤其可贵的是,他在中国开创了一个新的学科——少林文化学,成为区域文化研究的一个重大突破!

张教授在《中国少林文化学》跋中写道:“他人走一步路用一分劲,我走一步路则要用十分劲,每一项成果都是用血和汗凝成的。其间,有多少刚正不阿的人在我最困难时给予强有力的无私支持、帮助和爱护啊!”

作品漂洋过海遇知音

熟悉张教授的人都知道,他的公文包里经常装着书,行车路上、飞机途中,从不浪费一点时间。他在会议多、业务多、下乡多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坚持笔耕。在行的途中,他脑海中浮现的是嵩山的古奇神奥,联想的是嵩山文化的深厚巍峨,吟哦的是哲理名言……他的许多诗词都是这样写成的。

张教授也是用挤出来的时间写出了九卷本、400多万字的《嵩山的流泉》。

张教授的作品不只闻名遐迩,已经“冲出了亚洲,走向了世界”。

2008年的一天,在美国读法学研究生的女儿张小羽突然打来越洋电话:“爸爸,告诉你个好消息!”

他知道女儿在卖关子:“什么好消息,说来听听?”

“我现在在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我看到了你的《中国少林文化学》这本书!”小羽难掩激动之情。

张教授开创的“少林文化学”不仅漂洋过海来到了大洋彼岸,他的《箴言录》也在这里找到了知音。

到美国读研的小羽临行前专门带了一本爸爸的《箴言录》,以之为指南时时指引着自己人生的航向。有一天,小羽的美籍华人老师到她的寝室走访,看到了床头上的《箴言录》,就随便翻了几页。这一翻不当紧,《箴言录》中“鸟贵有翼,人贵有志”、“真正的高傲,永远在内心”、“忠于信仰,暖不争花红,寒不改叶绿,始终立定脚跟,挺直脊梁”,字字珠玑,句句迤逦,其哲理的思辨、诗性的语言、深度的见地、高度的概括更如磁铁般深深地吸引了这位老师,当即就征询可否借回去看上一晚。小羽骄傲还来不及呢,当然慨允。

第二天,这位老师果然把书还了回来,但她执意要给作者通个电话。

张教授接到这位美籍女教授的电话还是有点错愕,并非受宠若惊,而是这位女教授开口就问:“你有情人吗?”

小羽早就告诉了这位老师,爸爸根本不是“那样”的人,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还是如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横亘其间。张国臣有点摸不着头脑,只好如实招来:“没有。”

“那我就做你大洋彼岸的精神情人吧!”张教授这才松了一口气,并被这位老师的率真所感染,爽快地答应了。

2009年12月,张教授《嵩山的流泉》学术研讨会的消息见诸报端、网络转载之后,引起了澳大利亚华文报纸《大洋时报》的高度关注,用了4个整版的超大篇幅报道研讨会的内容和各位专家学者的发言,张教授的影响力也从美洲遄往澳洲……

本版图片由被采访者提供

心随朗月高

志与秋霜洁

从登封读小学、初中、高中,到获大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从学写作文到发表作品,出版400多万字的文集,成为中国作协会员、教授、一级高级检察官,张国臣每前进一步都感恩在心。

正因为这颗感恩的心,他不放过任何一次为家乡做贡献的机会。早在1987年,他便向河南大学领导多次“游说”到登封考察,推荐嵩山文化,最终促成河南大学与登封市政府联办河南大学少林武术学院,成为登封最早创办的高校之一;2008年作为省人大代表的他又提出《弘扬嵩山文化,建立郑州大学嵩阳国学院》的议案,得到了省人大常委会的认可,并引起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2009年9月2日,郑州大学嵩阳书院(最后定名)举行揭牌仪式,他赓续文脉、弘扬国学、报恩乡里的心香一瓣又一次开花结果。

就在少林寺院东北角的观音殿有一幅“十三棍僧救唐王”的壁画,这一故事在电影版的《少林寺》和电视剧版的《少林寺传奇》中都有较重笔墨的描述。

诗以言志。唐王李世民在《经破薛举战地》中写下这样的诗句:“昔年怀壮气,提戈初仗节。心随朗月高,志与秋霜洁……”一代帝王的“心随朗月高,志与秋霜洁”我想不只是在对自我人生境界的期许,更为后人立下了做人的标杆和品行的刻度。

张教授就与之不谋而合。

采访结束,张教授叫着大家一起去他们单位食堂吃饭,他向大家隆重推荐了他们食堂的拉面,其特色就是“一清二白”:清汤+白萝卜。作为一位长期从事政法工作的领导,作为一名高级检察官,作为一名著名文化学者,“一清二白”哪里只有拉面那么简单?分明深意存焉!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