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原地标的新期望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中原地标的新期望
郑东新区建设的思考与展望之九

□大河报记者 李红 郑州晚报记者 李记

东区实践·求高行自远

正是因为有了当年优异而卓越的规划,才成就了今天的中原地标——郑东新区。

现如今,“十二五”开局之年“稳”中起步,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区建设走入正轨,对郑东新区而言,亟须思考的是,如何延续建设的高标准、严要求,坚持将一张蓝图绘到底;同时,如何制定中长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搞好持续的又好又快的发展,继续担当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区建设的先行区、首善区和示范区。

1991年,邓小平同志寄语浦东开发时说:要“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对郑东新区来说,“抓紧开发”与“绝不动摇”,同样应被奉为金科玉律。发展面前,时不我待;唯有超前谋划,开发才能步履从容。作为中原崛起的龙头,郑东新区的发展前景,不仅关乎自己,对整个区域发展的示范、带动与引领也不容低估。

求高行自远。和浦东新区、滨海新区、两江新区等国家级战略新区相比,郑东新区的中长期规划,尚不能获得同等优惠政策的支撑。但是,同为需要肩负新使命的新区,和其他新区相比,郑东新区整体发展路径是相似的,内在发展规律是相通的,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示范、带动与引领是类同的。

让我们一起关注与展望郑东新区的中长期规划,让我们共同描绘和期待郑东新区的美好未来。

地标是城市的象征,是城市的灵魂。金茂大厦之于上海、双子塔之于吉隆坡、摩天塔之于迪拜,承载的都是世人对一座城市的深刻记忆。说起郑州的地标,我们自然会想起二七纪念塔;谈起河南、中原的新地标,我们自会将目光投向9年时间崛起的新城,郑东新区。

城市的地标,一般都是标志性建筑。建筑建成,地标树立,城市地标更多是一种象征性存在。但对中原地标——郑东新区而言,城区建设方兴未艾,中长远规划尚在酝酿,从硬件建设的角度看,这一地标尚未完全呈现;从软件管理的角度看,这一地标距离真正意义上的成熟,还亟须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逐步完善。

(一)

城市建设,需要传承和延续。新区的规划与建设,也讲究整体的延续性。迈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郑东新区在制定今后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时,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坚守,应被延续。

比如,被实践检验正确的新区规划建设的理念,需要延续。事实上,为延续黑川纪章关于生态城市、共生城市、新陈代谢城市等城市建设的理念,郑东新区邀请日本著名建筑设计大师矶崎新担纲CBD副中心和运河两侧城市设计,邀请美国SWA集团开展龙湖湖岸景观城市设计……大师级的规划设计,必然有助于郑东新区先进城区规划理念始终如一地保持。

再比如,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始终为民理念,需要延续。为确保区域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郑东新区为自己确立的目标是:到“十二五”末,实现人均经济指标在中西部地区领先,与东部发达地区水平接近,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2000亿元,累计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000亿元,建成区面积达到115平方公里(全部建成),入住人口80万,将郑东新区打造成功能完善、管理一流、经济繁荣、宜居宜业的新城区,成为郑州都市区建设的先行区、首善区和示范区。

在区域间竞争日益激烈、国家土地调控政策日益严峻、单一的产业结构和税收结构亟须突破、建设融资难度逐步加大的现实背景下,郑东新区依然坚持城区规划建设的高标准,依然为中长期的发展制定高目标,依然确保做到为民发展、发展为民,这是信心的彰显,更体现出郑东新区谋划未来时既志存高远又着眼具体的兼顾。

(二)

不再“摊大饼”,走组团发展的新路径,是检验新区之“新”的标准之一。事实上,在城区规划之初,郑东新区便坚持组团开发的理念,中央商务区、商住物流区、龙湖区、龙子湖高校园区、科技物流园区5个功能组团,既互为补充,又协调统一。

在中长期规划建设过程中,坚持功能组团的协调发展,无疑是所有工作的重心之一。在这方面,不妨将郑东新区和其他新区建设,加以必要的类比分析。

比如,浦东新区的布局模式是:沿黄浦江南北轴向发展,向东纵深呈综合组团发展。滨海新区实施的,是“一核双港、九区支撑、龙头带动”的发展策略。

(下转A09版)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