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走出郑州看全国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成都:田园风情完美融入现代都市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一个完完全全属于市民的城市
成都:田园风情完美融入现代都市
古树下,成都市民悠闲地在河边打麻将。

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一个完完全全属于市民的城市

走出郑州看全国系列活动——成都站(上)

走进成都,是在盛夏里一个难得的凉爽天气。

飞机降落在双流机场,乘坐汽车一路驶往市区,空气湿润澄澈,满眼都是葱茏的绿意。

高速公路两边的建筑,无论是住宅小区还是商业大厦,都各具特色,绝非千人一面的“火柴盒”。

抵达成都的第一时间,立即对这座西南的门户城市心生好感。

传说中,它是一座温软闲适的城,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而自2009年确立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目标和定位之后,在城市和乡村建设方面,成都更是独辟蹊径,探索出了一条与自身特点无比契合的道路。

晚报记者 邢进 孙娟 文/图

A

“田园城市”,与百年前英国学者理论不谋而合

在100多年前的英国伦敦,学者埃比尼泽·霍华德提出了建设“田园城市”的概念。他认为,人们从郊区迁往拥挤城市的动力,是经济和社会原因,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乡村的停滞、落后,和城市过度的两极分化,过度的资源浪费愈发脱离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这种代价,不仅抑制了乡村的发展,也抑制了城市的发展。

对于“田园城市”,霍华德是这样简短定义的:“田园城市是为安排健康的生活和工业而设计的城镇,其规模要有可能满足各种社会生活,但不能太大;被乡村包围,全部土地归公众所有或者托人为社区代管。”

100多年前这位英国学者的理论,与100多年后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者们不谋而合。

2007年6月,成都被确定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9年底,成都市委、市政府确立在新的发展形势和历史条件下,成都长远发展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是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

这个构想和建设中的田园城市,“园在城中”,“城在田中”,“城田相融”,充分体现“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思想。

B

宜居成都,属于市民的城市

清澈的锦江像玉带般穿城而过,偶尔有白色水鸟轻盈地贴着水面滑翔,沿岸花木葱茏,掩映着一个个茶馆酒吧。地铁一号线贯通南北,春熙路、骡马市、红星路等繁华的现代商贸区与锦里、宽窄巷子、文殊坊这样古色古香的典雅小街交相辉映。

这就是成都,古典与现代,幽静与繁华如此和谐地共生。

31岁的斯蒂文就是这样,英籍华裔的他,被成都的气质所折服,已经在这个宜居城市生活了两年。

两年成都生活的熏陶,斯蒂文已经成了半个成都人,白天出入高级写字楼,晚上和女友吃汪满红油的老灶火锅,在锦江边的小酒吧吹夜风,喝啤酒,周末泡茶馆,或是去成都周边的古镇小住。斯蒂文笑着用成都话说,这种生活“巴适得很”!在这里生活得如鱼得水,斯蒂文没有离开的计划,他很享受也很适应目前的生活。“我喜欢这个城市,这是完完全全属于市民的城市,我也许会在这里定居。”

成都,果然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C

基本内涵,引领现代田园城市发展

斯蒂文在成都的幸福生活,离不开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基本内涵。

成都市统筹城乡工作委员会规划建设处副处长吴伟说,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基本内涵有三个方面。

在功能定位上,不但是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而且是国际性的区域枢纽和中心城市。

在城市形态和发展水平上,是超大型,体现“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思想的现代田园城市,要在成都经济区构建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

在城市等级上,先努力建设成为国内一线城市,继而进入世界三级城市,逐步进入世界二级城市行列。

按照田园城市的规划和理念,成都划分了四大总体功能区。

第一个是两带生态及旅游发展区,即龙门山生态带和龙泉山生态带;第二个是优化型发展区,即以现代农业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协调发展的区域;第三个是扩展型发展区,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协调发展的区域;第四个是提升发展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发展区域。

此外,成都还确定了包含高新技术产业区、金融总部商务区的天府新城等13个市级战略功能区,以此来带动县级战略功能区的发展,构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经济基础和产业支撑。

D

魅力乡村,与城市社区别无二致

城市是如此宜居,那么乡村呢?在距离成都不远的都江堰市天马镇,有一个掩映在碧绿竹林里的村庄。和传统概念中的村庄不同,远远望去,犹如田野间的一个绿岛,是典型的“川西林盘”。

这是天马镇的金陵人口文化新村,是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示范村。漫步在这个将现代与传统交融于一身的美丽村落,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生羡慕。川西林盘是成都平原特有的农村院落居住形式,它通常是以姓氏(宗族)为聚居单位,呈一种分散的分布方式,形式上属于典型的自然村落。

“这个新村是村民统筹规划自建的,规划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川西林盘风貌,完善了各种硬件设施”。天马镇的镇领导说,2008年成都进行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林权、房屋所有权实施登记颁证,使农村产权要素资本化。

农民和城里人一样,拥有了固定资产,可以贷款,可以流转。“金陵人口文化新村就是这样建起来的,不少人家的房子在地震中损毁了,政府就引导他们到新村居住,建房的资金政府救助一点,城乡集体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补助一点,农民自筹一点,再信贷一点,就建成了新村。”

村民王道成一家6口,国家救助了2万元,挂钩项目补助了7万,老王又贷款3万元,修起了150平方米的新居。走进老王宽敞明亮的新家,各种摆设和上下水、马桶等硬件设施已经和城里人一模一样。老王对新村生活非常满意,“村里有文化活动室,有展览馆,有社区中心,村口就是产权交易中心,办事很方便,跟城市社区已经没什么两样了”。

E

全域成都,统筹城乡规划

金陵人口文化新村的模板,来自于成都变“城市规划”为“城乡规划”的大手笔,来自于设置“乡村规划师”的大气魄。

吴伟说,在规划方面,成都市编制完善了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规划体系。顶层设计“全域成都”规划,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一举改变了“规划不下乡”的传统,强力推进规划向乡镇和村社延伸,作为示范点的金陵人口文化新村,就是统一规划后的产物。

这样一来,单纯的城市规划变为了城乡规划,在此基础上,成都构建了1个主要中心城市、1个次级中心城市(天府新区)、14个中等城市、34个小城市、约150个小城镇、4000~6000个农村新型社区的市域城镇体系。

为了高标准高起点地做好村镇规划,成都市设立了乡村规划师这个职务,这在全国都没有先例。成都市的每个乡镇都配备一名乡村规划师,从专业角度为乡镇政府旅行规划职能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2010年,成都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乡村规划师,给予优厚的工作待遇和薪水,目前,第一批50名乡村规划师已经配备到位。

正在全力推进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建设的成都,已经确定了100个统筹城乡发展综合示范项目和11条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线,并于2011年确定郫县、新津县、温江区、都江堰市4个区(市)县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整县推进示范县(区、市)。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