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5版:时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超六成孩子能上公办幼儿园
首届“文明的士之星”
昨日30进15
郑州首个家庭寄养康教中心昨启动
文身、文眉、洗牙
都有可能感染丙肝
我省“全民养老”
明年实现全覆盖
省政府任免一批领导干部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孤残儿童可享康复训练、医疗和教育服务
郑州首个家庭寄养康教中心昨启动
儿童福利院600多名孤残儿童,目前160多名家庭寄养
您的家庭想为这些孩子献爱心,请拨热线67671836
5岁的孤残儿童吴大宝正开心地玩着滚筒游戏。 晚报记者 马健 图

儿童福利院600多名孤残儿童,目前160多名家庭寄养

您的家庭想为这些孩子献爱心,请拨热线67671836

昨日下午4点,中原区须水镇三十里铺村,刚刚建好的康教中心内,5岁的孤残儿童吴大宝正开心地玩着滚筒游戏,寄养家庭妈妈连爱娟面带微笑,在一旁看着开心的大宝。

“大宝患有脑瘫,刚从儿童福利院来我家的时候,就是‘剪刀腿’,根本不会走路,经过半年多时间,我在家每天给他进行康复训练和按摩,孩子已经学会走路。今天又建成了这个康复教育中心,以后他的康复训练会更好。”连爱娟自豪地说。

晚报记者 裴蕾 实习生 施杨 朱忠永

让每个孤残儿童都拥有一个家

有“寄养村”之称的须水镇三十里铺村,昨天迎来了一件大喜事:由郑州慈善总会、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共同资助的市儿童福利院首个家庭寄养康教中心,在三十里铺村正式挂牌运行。同时启动的还有河南省第一慈善医院三十里铺康教中心医疗站、郑州市儿童福利院三十里铺社工服务站。

郑州市儿童福利院院长李燕表示,康教中心及医疗站、社工服务站的启用,将使寄养的孤残儿童在享受社区家庭照料的同时,也能就近得到专业的医疗、康复、教育、社工等支持。

李燕介绍说,家庭寄养是一种更具人性化、亲情化的孤残儿童养育模式,是孤残儿童回归家庭的一种有效途径。在2008年,郑州市儿童福利院建院之初,就本着“一切为了孩子,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一个家”的理念,积极推行家庭寄养,先后形成了须水办事处三十里铺村、荥阳王村、西流湖办事处李月庄村等三个寄养点。

目前郑州市儿童福利院共有600多名孤残儿童,而在市民家庭中寄养的儿童就有160多名,其中三十里铺村寄养儿童32名。而这些儿童中的80%以上都患有脑瘫。

在家门口获得康复特教训练

脑瘫儿童进入市民家庭中,除了亲情关爱,最重要的是能够得到及时的康复治疗,帮助这些孩子们尽可能地获取健康。

郑州慈善总会会长武国瑞说,去年下半年,郑州慈善总会在了解孩子们的康复难题后,及时联合郑州日产进行了资助,首个康教中心在三十里铺寄养点开始筹建。

昨日建成的该康教中心,建筑面积650平方米,内设儿童特教室、康复室、医护室、图书室、多功能康复训练大厅以及家长培训室、室外活动场,配备教师、康复师、医护人员、社工等专业人员,能同时容纳50多名孩子活动。

市儿童福利院家庭寄养科科长王小雪表示,该康教中心在为寄养儿童提供服务的基础上,还将逐步拓展服务对象,为社区残疾儿童、留守儿童等困境儿童及家庭提供指导、培训等帮扶服务。

您想成为爱心寄养家庭吗?

您想成为寄养家庭吗?王小雪介绍,寄养家庭应当具备稳定的经济收入,家庭成员无犯罪记录,无不良生活嗜好,关系和睦,与邻里关系融洽等条件,其中,主要照料孩子的人员年龄必须在28岁至60岁之间,身体健康,具有照料儿童的能力、经验等。

“除了这些,寄养家庭还有为残疾的被寄养儿童提供矫治、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聋儿语言康复训练和特殊教育等方面的服务等。”王小雪说,有能力的市民如果想为福利院的孤残儿童献爱心,可以拨打家庭寄养热线67671836进行申请。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