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快9月开业 蔬菜交易量达全市70% 为解决农民“卖菜难”与居民“买菜贵”问题,今年我市将减少流通环节,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建设蔬菜流通体系。其中,与菜价有直接关系的规划,则是在四环周边新建蔬菜批发市场3家。 昨日,记者从郑州市便民快餐店和社区蔬菜便利店建设领导小组了解到,郑州市农副产品交易中心被批准成为我市首个新建蔬菜批发市场。由于该市场位于南三环以南,将填补我市西南地区没有蔬菜批发市场的空白,有望带动西南地区菜价下降。 晚报记者 孙娟 实习生 杨秀娜 郑州1亿元建蔬菜流通体系 据介绍,目前我市拥有蔬菜批发市场只有5家,农贸市场63家,蔬菜便利店1368家,这与城市需求相差很远。为改变这一现状,今年郑州市将决定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建设蔬菜流通体系。 据“两店”建设领导小组负责人称,今年年底前,我市将做好规划布局,确定蔬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的建设地点、建设标准、时间节点和扶持政策。 如今,郑州市农副产品交易中心作为首家蔬菜批发市场已获批,该市场位于郑密路的南三环与南四环之间,距四环不足500米。 郑州最大综合性农副产品集散地落户南郊 根据市场规划,下设粮油、干货、干调、蔬菜、家禽、水果、冷冻、百货等多个交易区,该项目分两期开发,一期占地138亩,建设投资2亿元,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可容纳千余家商户,二期建成后,整个市场占地360多亩,相比毛庄、陈寨蔬菜批发市场,将成为郑州最大的综合性农副产品集散地。 负责该市场投资开发的郑州臻成商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俊达介绍说,市场经过4个月的紧张施工,交易区的主体已经封顶,部分外墙正在装修,预计今年9月左右开业,其中蔬菜交易量达全市的70%。目前,签约商户已达90%。 “市场设置有先进的检测室、冷库,为市民提供安全菜,还拥有先进的管理、监控系统,为商户提供有网上交易平台,最大限度替农户减少流通环节。”张俊达说。 填补南郊市场空白 菜价有望下降 现在,郑州一级蔬菜批发市场主要有3家,分别位于毛庄、刘庄和陈寨,都位于北郊,南郊没有一家大型的一级蔬菜批发市场。 根据郑州市的发展规划,位于三环之内的22家各类批发市场,将分成两批陆续迁到三环之外。随着郑州市城中村改造的推进,航海、金海和高寨等农贸市场的拆迁,西南边的菜贩们批发蔬菜等农产品,需赶至城北的刘庄、毛庄等批发市场,单运费就是一大笔开支。 在帝湖花园附近,记者见到了一群群骑着三轮车赶往北郊批发蔬菜的菜贩子。来自信阳的老高说,为了卖菜,他每天凌晨3点多起床,开三轮车到毛庄的蔬菜批发市场进菜,一来一回,至少有60公里,油价高了自然要加到菜价内。“南边有批发市场了,俺进菜的成本省了,卖的菜价肯定也会低一点儿。” “郑州市农副产品交易中心项目,将成为适应郑州中心城区改造升级,南部城乡居民农副产品供应的急需配套项目,是构建现代化农副产品保障体系的民生基础工程。”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