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2版:财经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全方位扶持
中小企业政策正起草
争取年内出台
股市也需要“休养生息”
数字
平安财险河南遭重罚
“马拉湾冰爽之夏”第三季进入倒计时
国内航线燃油费上调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股市也需要“休养生息”

7月,主板“零新股”发行,“打新一族”算是“消停”了一段时间。8月第一周,将有4家主板新股上网发行。此外,加上其他3家中小板和2家创业板,一周9家的新股发行速度也创出5个月新高。

一周9只新股,对于“打新一族”的股民来说,机会来了。当然,这个机会或许是赚钱的机会,或许是赔钱的机会。因为现在的新股早就不灵光了,常常也会挂牌就跌破发行价。

中国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如同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改革一样,始终雷声大,雨点小。新股发行定价,忽高忽低,定得低了,二级市场便开始恶炒新股;定得高了,又会出现大面积破发。

“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让中国高铁从神话跌回了现实。公众明白了,高铁“大跃进”,仅有速度是不行的,还得安全。

其实,中国股市一直也在“大跃进”,只是跃进的不是指数,而是市场容量。创业板开设刚一年多一点时间,股票已达240多只;中小板开设6年,股票已有600多只,这在全球资本市场上简直就是一个奇迹,中国奇迹。

显然,新股发得越猛,扩容压力越大,股市失血就越严重,股市行情就越低迷。老股民至今不会忘记,1994年,中国股市暴跌至325点之际,证监会发布了“三大救市政策”:停发新股;停止配股;建立投资基金。从而导致1994年8月1日中国股市发生了大逆转,两个月时间从325点涨到1050点。

最近几年,中国股市经历了“大跃进”式的扩容。一方面经过股改后,大量的非流通股进入流通领域,导致流通股本急剧膨胀;另一方面巨额的IPO与再融资压得市场难以喘过气来。在过去的一年里,A股市场实现了1.02万亿元的天量融资。

正是在这种巨额融资的压力下,去年我国股市在GDP增长10.3%的情况下,沪综指反而下跌了14.3%,在全球股市中名列倒数第三,70%的中小投资者出现亏损。中国股市的“板”是很多的,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现在又要推国际板。“板”越来越多、越来越厚,最后成了股民的“棺材板”。

我注意到一个现象,中国历史上几次有名的盛世,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统治者会想方设法减轻百姓的负担,甚至主张无为而治,休养生息。

同理,股市也需要“休养生息”,特别是在股市持续低迷的今天,管理层应当放缓新股发行的节奏,适度地放水养鱼。股市既要有融资功能,也要有投资功能。千万不要让股市沦为融资者的天堂、投资者的地狱。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