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4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市新闻工作者争当交通志愿者
志愿者讲文明
宝宝讲文明
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
通过国家部委联合验收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市记协昨日发出“争做文明交通志愿者”倡议后
我市新闻工作者争当交通志愿者
本报编辑记者今天中午将为文明出行“保驾护航”

本报讯 昨天,新换届不久的市记者协会向全市新闻工作者发出倡议,“践行文明出行 劝阻陋习 争做交通志愿者”。许多新闻工作者积极响应,纷纷表示要做文明出行的实践者、先行者,并咨询如何尽早加入文明交通志愿者队伍。市记协今日公布报名电话。

市记协负责人谈到此次发出倡议书的目的时说,很多人都把新闻工作者看作社会的瞭望者、记录者,其实他们也是生活在城市的一员,无论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出行。由于他们的职业特点,可能更容易发现问题,也更方便协调解决问题,也更容易感染身边的亲朋好友。市记协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文明创建工作要重点抓文明出行,要有声势有行动”的号召,向全市新闻工作者发出倡议,就是要把我们自己融入文明出行活动中,不但做好“有声有势”的宣传工作,还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身体力行,做文明人,走文明路,开文明车,争做交通协管志愿者。

据悉,为了倡导新闻工作者争做交通协管志愿者,本报编辑记者将于今天中午也参与到争做交通协管志愿者的活动中,为大家安全出行“保驾护航”。同时,市记协将对在我市文明出行活动中争当志愿者的优秀新闻工作者,进行表彰奖励。

欢迎我市新闻工作者以个人或团体报名参加交通协管志愿者。同时也期待更多的单位和个人与新闻工作者一起做志愿者,为我市创建文明城市作出贡献。晚报记者 黄盈

报名地点:郑州市陇海西路80号,中原报业传媒大厦

报名电话:67655511 67651111

反响一

“文明交通”其实不简单

文明交通,简单的四个字,其中融入着更多的不简单。

郑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一路走来,多年的创建历程,也让城市改变了许多。但有一项文明指标——城市交通,郑州却总是拿不到高分数。

机动车乱停乱放,非机动车不按道行驶,成了交通管理者的一大痛病,久久无法解决。

然而,解决城市交通乱的问题,最佳的良药就是“文明”。一份倡议,一份自我约束,一份榜样的力量,其实都在为文明交通加分。而你的一次乱穿马路,一次不按道行驶,一次随意乱停乱放,也都在为文明交通减分。

从文明交通的倡议发起,身边的很多新闻同行,也都在不断地改变自己的出行坏习惯。开车遵章行驶,规范停车,文明使用车灯,礼让三分。

其实文明交通,又很简单,就是遵章守法的出行,礼让你我的出行,而这些我们市民又要去做很多,要去遵守很多。因此我们作为新闻工作者更要去遵守文明交通,以此影响大家都应该有这样的文明交通意识,去真正地文明出行,为郑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自己一份力量和责任。晚报记者 李萌

反响二

从我做起,做城市文明的坚守者

记者每天穿行于郑州的大街小巷,因为赶时间,有时候“争分夺秒”必不可少,也曾因为与机动车赛跑,遇到过多次惊险,甚至听见身后一阵刺耳的急刹车声,才感觉到这是一次致命的冒险,心有余悸中发誓不再与死神赛跑。

其实,与文明同步,就在那一念之间,坚守和坚持同样重要。

同为媒体人的小孙经常是骑电动车去采访,昨天,在和他同行的三个路口中,每次他都是等到绿灯亮时才骑车起步;而等待信号灯时,他的车子始终没有越过路面的白色停止线。

“文明其实只是一小步的差距,多那一小步就多了一分危险。”小孙说,“郑州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其实重要的不是创建结果,而是整个过程,比如坚守食品安全的道德底线、坚持生活卫生良好习惯……都需要一直保持下去,即使是在成为全国文明城市之后。

新闻每天发生,记者每天也必须出行,希望广大媒体朋友也能够践行文明出行,劝阻不良陋习,争做交通志愿者,自觉摒弃非机动车不走慢车道、行人不走人行道、过街不走斑马线、随意跨越隔离设施等不良行为,给自己一份珍重,给家人一份幸福。

晚报记者 鲁燕

让媒体助政更直接更有效

,得到了全市新闻工作者的积极响应,大家纷纷报名争当交通志愿者。记协在换届“回归”后的短时间内便有此动作,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在介入公共活动的过程中,作为“新闻工作者家园”的记协,必将在更多领域发挥更多更大的作用。

作为新闻工作者,媒体人可以用声音、画面、图像、文字呼吁、呐喊,但最直接、最有效的,还是用直接介入的方式,去以身作则、示范引导。一方面,新闻工作者加入到交通志愿者行列,是对志愿者队伍的发展壮大;同时,唯有身临其境、现场感知,新闻工作者才会更直接、更具体地体会到交通志愿者的示范引导,之于畅通郑州的意义与价值,才会更细腻地“还原现场”,体味市民在郑州交通现状面前的真实心态。

另一方面,新闻工作者争当交通志愿者,体现的更是一种示范与带动。作为黏合民声民意与党和政府的重要力量之一,新闻工作者的示范,必能带动更多人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同时,随着新闻工作者在更多领域直接介入公共活动,媒体助政的广度与深度,必将随之拓展与加深。所以,新闻工作者“争做出行志愿者”,只是一个开始。李记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