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9版:文娱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故宫又说错了!
微写作:文学or游戏?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闭关”15年温瑞安重出江湖
通过微博发表最新作品《侠道相逢》一时间在“文学江湖”掀起关于“微写作”的热讨
微写作:文学or游戏?
北师大文学院张柠教授认为:“微写作”绝不可能流传下来成为经典

“闭关”15年温瑞安重出江湖

通过微博发表最新作品《侠道相逢》

一时间在“文学江湖”掀起关于“微写作”的热讨

“闭关”15年的武侠小说家温瑞安重出江湖,通过网易微博发表其最新作品《侠道相逢》,一时间在“文学江湖”激起千层浪。发端于微博的“微写作”,正在成为受人关注的独特文化现象。一方面,一些文学名家正在介入这一领域;另一方面,大批“草根写手”揭竿而起,渐成一种新兴写作势力;更有出版界推波助澜,索性将热门微博集结成书,使“微写作”开始进军传统出版领域。

面对刚刚兴起的“微写作”,有人满怀憧憬地猜测,这其中会不会蕴藏着创造新时代文学经典的可能?但对于文学评论家和参与微写作的作家们来说,这也许只是新媒体环境下的一场文字游戏,仅此而已。

A担心

微写作被“文学”了

微博的火热,带动了微写作。在网上,“微小说”、“微剧本”、“微诗歌”、“微故事”、“微影评”,名目繁多的各种文体甚至会跳出一大串,有人因此预言,微文学正在成长为一种全民文学样式。

但如果仔细看一看这些不同文体的微博作品,就会发现,其形式趋于一致,篇幅短小,内容零碎,结构散乱,尤其是那些自称微小说的博文,顶多也就是一则小故事。

仲夏二月是广东台山一家外资企业的文员,这位广东姑娘肯定地说:“微写作身边的事情,让我感到更真诚,也更有力量。”从今年6月微写作至今,仲夏二月认为自己已成微写作老手,言情、武侠、悬疑,样样都有新作问世。记者上网搜寻一番之后发现,她的作品尽管贴有不同文学标签,但写作手法都差不多,很难看出不同体裁、不同类型的区别。

对于此种现象,《中国艺术报》记者怡梦是这样概括的:“微写作成了‘被文学’。”她甚至有些担心,如今的微写作乱贴文学标签,如果这种影响反作用于传统文学,我们的文学会不会被矮化、零散化。

B现状

尚缺乏真正内涵

尽管微写作日益兴盛,但在有些人看来,这种叙事方式并不是网络时代的发明。事实上,微写作传统在中国古已有之,只是当今的写作者在文字的表达、思辨的精微等诸多方面,尚未达到传统微写作的高度。

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教授张闳说,大家所熟悉的唐诗、宋词、元曲,其实都是微写作的文本,古代笔记、寓言、笑话,都有微写作的影子,像《世说新语》《搜神记》《阅微草堂笔记》等,都是微写作的典范之作。

但如今的微写作往往注重幽默、搞笑,写起来也比较随意,不注重文字的提炼,思想内涵的开掘,这就造成了大量微写作浅显、粗糙、寡味、重复的倾向。但网易读书频道主编聂蔚认为,在今天,微写作一样可以很文学、有深度。她以温瑞安的微武侠新作作为例证,在她看来:“温瑞安的文学功底很强,古典诗词功夫尤其深厚,这种优势让他对微写作驾轻就熟,尽管文字简短,但有深意,并不给人晦涩的感觉。”

C 批评

更多是一种情绪发泄

最近,一本名为《爸爸爱喜禾》的微博书开始火了。据该书作者蔡春猪介绍,今年初,2岁的儿子喜禾被医院诊断为自闭症。蔡春猪终于敲击着键盘,把伤心和无奈,以幽默和调侃的方式在微博上传递出去。

随着该书的面世,蔡春猪名气越来越大,他发现自己的写作状态也发生了巨变。“刚写微博的时候,我是为自己写,但现在关注的人多了,想得多了,就写不好了。”蔡春猪说,目前,他的微博每天能写一两条就不错了。

像蔡春猪一样,许多倾心微写作的人,更多是将微博视为自我表达的空间,情绪释放的平台。对此,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陶东风批评道,微写作大大降低了书写活动的公共意义,表现出强烈的自娱自乐、自说自话倾向。

D 纠正

写作不存在“微”和“宏”的区别

在全民微写作的时代,写故事、讲笑话,成了很多人的家常便饭,似乎每个人都成了潜在的作家。现在,连温瑞安这样的武侠小说大家都开始微写作了,似乎微写作创造新时代经典也指日可待了。

但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柠在这股热潮中一直坚持自己的独特观察。他认为,不要简单地将文学写作与微博这类新媒介扯在一起。写作不存在“微”和“宏”的区别,只有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别。张柠坚信,根据微博传播的特性和文学写作的特点,所谓微写作创作出来的东西,绝不可能流传下去而成为经典。 健辉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