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郑州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市“双向转诊”模式初步形成
下周一、周二3个区域停水
撞了人家的车
还抡锁追着女车主打
老师布置作业,自己得先做一遍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小病进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
我市“双向转诊”模式初步形成

“小病进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

我市“双向转诊”模式初步形成

□晚报记者 邢进 实习生 杜世民

昨天上午,由郑州市卫生局、中国卫生杂志社主办的第四届“新医改、新实践”高层论坛在郑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业内专家会聚一堂,就新医改的方方面面进行探讨和交流。市卫生局局长顾建钦在论坛上表示,截至2011年6月,郑州市初步实现了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双向转诊”,形成了“小病进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就医格局。多家医院已经开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24小时为社区患者提供服务。

医院与社区已初步实现“双向转诊”

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4月~6月,郑州人民医院、市中心医院、市骨科医院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送下转出院病人信息25676人,初步实现“小病进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全新就医格局,缓解了大医院看病住院难的问题。

所谓双向转诊,是指社区居民到任何一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后,如病情较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无法处理,需要转移到大医院治疗,则由社区医生护送病人,或者由病人持双向转诊单到大医院就诊。

而患者病情稳定后,则由大医院转诊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后续的康复治疗。

“双向转诊”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就诊制度,它不但可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分流大医院门诊病人,最大限度合理利用医疗资源,也可以为病人节省医疗费用,方便患者治疗。

各大医院开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

郑州人民医院社区与预防保健科科长王素倩说,为了保证双向转诊的顺利实施,医院设立了“双向转诊绿色通道”,还专门开通了双线转诊热线,24小时为社区患者提供服务。

“绿色通道白天在门诊大厅设置‘双向转诊接待处’,夜间则设在急诊,做到24小时连续服务。”

居民由社区医生护送或持双向转诊(转出)单,或通过“网上预约挂号”到医院就诊,在双向转诊接待处进行登记审核,工作人员及时与门诊、住院科室联系,做好抢救或住院准备,并全程陪同办理手续和就诊服务。

病情稳定需要转回社区康复的病人,主管医师填写双向转诊下转单,双向转诊服务台接到转诊单后及时通知病人所在辖区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其做好上门服务,保证服务的连续性。

对社区转上来的患者,还实行优先就诊、检查、交费、取药、安排住院,免收挂号费,门诊检查项目和住院费用部分优惠。

王素倩说,据统计,郑州人民医院5月~7月共有200多名患者实现双向转诊。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