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中原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开会台下打瞌睡,可否找找台上原因
推进畅通交通建设要着力持续
话题:住建部拟规定房企哄抬房价最高罚3万被指过轻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开会台下打瞌睡,可否找找台上原因

在江苏滨海县县委县政府举行的约800人参加的大会上,少数干部竟然睡着了,且睡姿东倒西歪,很不雅观。台上端坐的县委书记不动声色,悄悄安排电视台记者用摄像机把这些开会睡觉者的形象一一拍下,并当场播放,让不少被“抓住”的人十分尴尬。

(8月11日《扬子晚报》)

偷拍睡姿未必能根治会风

会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

参会者在会场睡觉,不光发生在江苏滨海县,只要在互联网上搜索,一些领导干部在会场上睡觉、玩手机的新闻或图片随处可见。即使在一些要算正规的会议新闻里面,也偶尔可以看见一些只放着纸和笔的空位子镜头。

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除了有参会干部政治觉悟不高、会议纪律不严外,“主席台”上也有很多责任。现在一些地方的有些会议一开就是一天两天,本来一个电话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也要通过会议层层传达,层层讲解。很多领导口里虽然也说开短会、讲短话,但讲话时不知不觉就讲长了,让参加会议的同志很无奈,只得通过睡觉、玩手机等方式进行“抗议”。

精简会议、转变会风虽然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再三强调的,可也是一项很难做好、很难坚持的工作。现在各级各部门都有千头万绪的工作需要通过会议去安排部署、贯彻落实,因此,根治会风还是要从源头上抓起,要从“主席台”上做起。

通过统一规划、统筹协调,那些可开可不开的会不开,可以长开可以短开的会短开。同时,也应充分发挥现代资讯的作用,将能够通过电话说清的事情就电话通知,将视频能够召开的会议就开成视频会,将QQ群、即时通信工具能够传达的信息就通过新兴媒介传达,不一定非要在会议室里开一些没有实质性的会议。

杨维兵

开会没压力,谁都打瞌睡

多年以前,媒体上常常都是领导们没日没夜开会的新闻,这些年,舆论环境宽松了些,官员开会睡觉的新闻,开始不断见诸报端。于是乎,开会有时不再是新闻,开会睡觉反而成了新闻。不过,领导批评睡觉干部的新闻常有,但像滨海县委书记这样“自曝其丑”的事件,却还是第一次见到。

对干部开会睡觉,书记是偶尔冲动,还是早有不满呢?他是感觉“太伤自尊”,还是确想整顿会风呢?这是值得回味的问题。

一些干部为何开会常打瞌睡,只能说会议实在是太多了。有学生干部曾告诉我,他曾经一天开过10个会。学生干部尚且如此,何况真正的政府官员?基于此,我甚至有时会“心疼”一些干部:每天开这么多会,多累啊。滨海县的这个会,有800人参加,可算是个大会了。但这个“百项工程百日竞赛”动员大会,有必要开吗?在平日里,滨海县的会议多吗?这都是值得质疑的问题。

“瞌睡干部”之所以成为新闻,是因为开会睡觉虽是“小事”,却颇能折射积习难改的官场作风。

“瞌睡”只是表征,核心在于官场懒政和滥政的作风。因此,减少“瞌睡干部”并不是关键,让干部们在位置上“战战兢兢”才是正题。要做到这一点,坚挺而有力的行政问责、透明而迅速的公众监督,无疑必不可少——开会没压力,谁都会睡着;当官没压力,谁都会偷懒,不是吗? 刘义昆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