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9版:观星台 上一版3  4下一版
努力长成最高的草
转身看到爱
为什么还要板书 (外一篇)
钱百度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努力长成最高的草

□翟冬梅

每天傍晚,我都要到县城的文化广场散步。广场的每个拐角处,都种植着一小片竹林。竹子在低矮的花草灌木中显得挺拔、修长。微风吹起,竹子随风摇摆,每一棵竹都如一位婷婷的少女,在风中显得风姿绰约,我总是禁不住对着竹林久久凝望。

印象中,竹子应算是树木一类的木本植物,要不怎么说是竹林呢。偶然一次,在书上看到竹子属于草本,我很不解,立刻上网去查,果然,竹子就属于草本植物。

竹子既然是草本,却能够充分发挥生命的潜能,把每一节长到最粗,最长,最壮,使自己变得高大、坚硬、挺直。这让我对竹子有了更深的好感和更多的钦佩,钦佩它虽然属于草,却又能生长得远远高于草。

谈起竹,又让我想起了上师范时一位喜欢画竹的女同学。那时,十六七岁的她特别喜欢画竹子,喜欢在宣纸上画写意的墨竹。我和她关系很好,曾经和她回过一次她老家,村子四周全是竹林,风起时竹海波涛起伏,很是壮观。原来,她对竹子是如此的熟悉,竹子就在她的心中。

她,坚持不懈画着她的竹子,一张又一张,转眼间,已经画满了三年。毕业时,她画的“茂竹清涛”已是像模像样了。

毕业后,她分到村子里当了小学老师,但是并没有听到她像别的分到农村教学的同学一样有怨言。她始终没有停下手中的画笔,在办公室,在竹林边,她坚持画着属于她的,写意的竹,一幅又一幅。

宣纸上那大片大片的竹林,就是她眼睛里全部的风景。坚持,一晃就是十年。

其间,她还曾自费去北京某画院进修了两年,修习国画。初听到这个消息时,我有些不解。

后来,她的画在画廊已经卖到了几千元一幅。我惊叹之余,也钦佩她的坚持。

她依然在村子里当小学老师,依然在坚持画她的竹子,一幅又一幅。

坚持,一晃儿,又是几年过去了。

现在,她已经是省城某画院的年轻画家了。

就是这样,她和她画的竹子在一起成长着,长成了一棵高高的,挺拔的竹子,成就远远超过了我们这些平凡无奇的同学。

原来,她心里一直有着绮丽的梦想。不管在何时何地,绮丽的梦想一直在心田里茁壮成长着。她从不曾抱怨过周围的环境,也不去抱怨自己曾作为草的命运。聪明的她,只是努力地将自己一节一节拔高,向上,再向上。坚持,再坚持,如竹子,坚韧不拔。

生活中,也许一些优秀的人原来也只是草。但这些优秀的人不甘于永远是属于草的命运,他们努力进取,他们不断超越,“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终于,他们实现了草的最高梦想,长成了最高的草,最出众的草。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