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
研究会学术委员会成立
社保卡将全国联网
身份证号成社保卡号
郑州新区成立两年
“核心增长极”效应日益显现
我市党政考察团赴新乡学习考察
新型农村社区和新型城镇化建设
广告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新区成立两年
“核心增长极”效应日益显现
八大重点开发区域展现魅力
喜迎党代会

郑州新区成立两年

“核心增长极”效应日益显现

□晚报记者 孙娟 实习生 杨秀娜

刚刚成立两年的郑州新区,承载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和中原崛起重任。中部地区第一个综合保税区落户新郑,富士康、荷兰飞利浦、德国敦豪、美国联邦快递、百事可乐、杜邦等世界500强企业和深圳华强、中电投等国内知名企业来到郑州新区,展现出了“郑州速度”。

郑州新区“核心增长极”的领跑效应逐渐释放

两年来,新区经济呈现快速增长、效益显著、结构优化的良好发展态势,通过一组数字为我们展现了新区两年发展的“成绩单”:2009年,全区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达 347.14亿元,增长13.2%;2010年突破400亿元,达413.5亿元,增长15.6%。初步测算,今年上半年,新区生产总值完成230亿元,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0亿元,增长4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96亿元,增长52%;实现融资19.2亿元。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新区主要经济指标提速发展,都明显高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核心增长极”的领跑效应逐渐释放。

按照“围绕产业招大商,围绕大商抓配套”的工作思路,郑州新区重点围绕汽车及装备制造业、物流商贸业、电子信息业、文化旅游业、食品加工业、都市型现代农业等六大主导产业,广泛开展了“大招商、招大商、选商引资”活动。截至目前,今年通过驻地招商、展会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新区已签约项目31个,签约总金额达159亿元。

坚持“复合型城区”理念,着力推进重点区域开发,确定了8个重点开发建设区域:郑州航空城、龙湖地区、郑州国际物流园区、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CBD)、汽车产业集聚区、综合交通枢纽地区、绿博园周边地区以及高校和职教园区。

目前,这八大重点区域按照“项目优先入驻、土地优先供给、资金优先投放、设施优先建设”的“四优先”原则,着力以点带面,加速度推动新区总体联动发展。

作为郑州新区开发建设的先行区,郑州航空城围绕航空综合交通枢纽、富士康郑州科技园、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等三大载体建设,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品研发制造、临空产业、航空物流以及现代服务等支柱产业,着力打造国际化、现代化宜居航空城。

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的龙湖地区是郑东新区规划的点睛之笔,去年10月份正式启动,2011年计划建设54个项目,预计完成投资约100亿元,将建成郑州市新的商务、居住、旅游和休闲娱乐中心。

郑州国际物流园区规划范围82平方公里,目前正在交叉推进相关规划的编制、完善和重大项目布局,嘉里物流、安得物流、香港招商局物流等一批物流项目正式签约。

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CBD)是郑东新区的核心区和郑州市的商务中心区。目前,CBD区域现已入驻各类金融机构70余家,以及国内500强企业总部70余个,大力发展总部经济。

汽车产业集聚区目前年产能已达50余万辆,“十二五”末将形成百万辆产能。

高校和职教园区包括郑东新区龙子湖高校园区和中牟产业园职业教育园区。龙子湖高校园区主要由围绕龙子湖的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等13所高等院校组成,总学生规模 15万人左右。中牟产业园职业教育园区规划面积约7.3平方公里,已签约入驻职业学校22所,总学生规模19万人左右。

围绕绿博园及郑州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布局文化科技创意与休闲娱乐项目,打造服务全省、辐射周边的文化创意与休闲旅游中心。

综合交通枢纽是郑州,也是新区最大的优势,新区以完善交通体系为先导,重点建设高铁、空港、公路等综合交通枢纽。高铁综合交通枢纽是京广(北京—广州)客运专线和徐兰(徐州—兰州)客运专线的交会点,将形成全国第一个高铁“十”字形枢纽。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