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热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暑期特训练胆量长见识
45位少年梅山“秘洞探险”
百年前的旧窑洞,母子俩相依为命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百年前的旧窑洞,母子俩相依为命
儿子从小患有精神分裂症,一犯病就打人
无可奈何的母亲,带他过起了“土著人”的生活
泡豆就大饼就是一顿饭
谢谢读者罗惠向晚报提供新闻线索,请来晚报领50元稿费
母子俩栖身旧窑洞

儿子从小患有精神分裂症,一犯病就打人

无可奈何的母亲,带他过起了“土著人”的生活

郭老师的儿子从3岁开始,发现患有精神分裂症。今年,儿子27岁了。

平日里,儿子不但打家人,有时还砸邻居的汽车。母亲的退休金根本不够用。

无奈,母亲领着他,住进了贾鲁河西岸一个废弃百年的破窑洞内。天天被打的母亲守着儿子。

前日,在办事处的帮助下,儿子被送到了精神病院。

昨日,办事处工作人员,还有老太太当年的学生,冒雨带着慰问品,到老窑洞看望老太太。

晚报首席记者 徐富盈 文/图

雨中看望恩师

昨日10时许,中原区中原西路办事处的罗惠来电称,她要去贾鲁河岸边一个老窑洞看望恩师。

罗惠说,老师姓郭,是她小学时的音乐老师,今年63岁了。

车顺着西环道拐入西石羊寺村,过了郑湾村的贾鲁河桥,雨越下越大,从郑湾村流出来的水,顺着大路向河内倾泻着,哗哗地响。

车无法向前开了,罗惠和办事处纪委副书记张跃玺等5人,带着米、面、油,下了车,顺着小道步行向北。

路上,罗惠说,下大雨了,她最担心的是恩师的安全。她住在一个旧窑洞里。

罗惠说,郭老师原来住在华山路与中原路交叉口的罗庄村,“她是我小学时的音乐老师。郭老师最爱面子,20多年来,从来没有向学生们说起过自己的难处。”

老师感动得哭了

顺着高低不平的小道,穿过一个苹果园,绕了四五个大弯儿,终于来到了贾鲁河西岸一个土垒壁立的河梁上。

远远看到,这个河梁西岸的土崖上,有一溜老窑洞。这里几十年无人居住了。

走到一个窑洞前,只见这里有葱和丝瓜,还有西红柿。一看就知有人在这里居住。

“谁在家?”罗惠刚问了一句,从破旧的棚子里,走出了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她正是郭老师。

“郭老师,下雨了,我们来看看你。”罗惠上前拉住了郭老师。

看到众人来看她,郭老师哭了起来。“我住在这里没事儿。这是一个100多年前挖的窑洞,原来的住户搬到了市区,我掏了300元钱买下来的。”

一家成了“土著”

“儿子清醒时也很好,经常能拾破烂回来。”老太太指着一侧的破旧报纸说。

“儿子从小就懂事,但一犯病,就不行了。他平时没事时常对我说,‘人家孩子都不跟我玩儿,说我傻’。我和他爸常和他一起打牌,为的是哄他高兴,只要他想打,我们就陪他,有时一直打到凌晨3点。”

郭老师说,她是没有办法了,才在半月前,找到中原西路办事处,希望办事处能帮助她,正好,她在办事处遇到了办公室的罗惠。

“我这位老师太好了,办一件事,她总是想着别人的感受,不是逼到绝路上,她不会求人的。”罗惠说。

说到儿子,郭老师站在窑洞门口哭了起来。“俺孩子有那病,常常打我。春节前,俺住在罗庄,他在家里打我,我气得跑了出来,坐到中原路人行道上哭,儿子跑出来,说他知道错了,跪在我面前说,‘妈,我再也不打你了。’可是刚说完,他又按住我打了起来。”

因为儿子砸人家的汽车,老太太借钱去陪付;儿子毁了人家的东西,她也要去陪付,还要给人说好话。

“没有办法,我们才想到来这里住的。”

罗庄村拆迁后,郭老师带着儿子找房子租,但房东一看儿子的情况,就不愿租房给她。“人家怕出事,我们也理解。”

办事处帮助,儿子入了院

厨房里,可以看到泥垒起来的土灶,烧的是捡来的木柴。

“几天前,她拿着特困申请来找办事处。我多年没有见到她,问了情况,我鼻子也酸酸的。我带着她到办事处领导那里说明情况,领导一听她家的情况,立即就给她批了。”

前天办事处就和市八院说好了,郭老师给儿子办了入院手续。

“现在他住了院,一个疗程三个月,但一个疗程后怎么办,我现在心里还没有数。”

临走时,记者看到,郭老师窑洞门口一个瓶子里插着一枝百合花。“儿子前天拾回来的,很香,就养住了。”

“郭老师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希望热心市民能帮老太太想想办法。”罗惠说。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