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中原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老无所乘”是社会道德之痛
先杜绝“刑讯逼供”再说
网民大会堂
招聘启事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老无所乘”是社会道德之痛

河南省

报纸新闻

名专栏

近日,广东东莞大朗镇一名年过八旬的老人因为连遭3辆公交车拒载,一怒之下抓起砖头砸向公交车车窗,当街逼停公交车。记者调查发现,东莞不少老人均遇到被公交车拒载的经历,导致跌倒、受伤等情况时有发生。

(8月24日《广州日报》)

我们常用“老无所养”“老无所依”来形容人到了晚年没有依靠,得不到赡养时所面临的悲凉处境。当国家和政府正在为解决“老无所养”和“老无所依”而努力的时候,现实却又给我们出了更多的难题,那就是“老无所乘”——公交车不愿意搭载老年人,抑或是“老无所游”——旅行社不愿意接受老年人报名旅游,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面对质疑,公交公司解释说他们的车上没有安装能刷老人免费卡的读卡器,所以才拒载。但实际上这不过只是一个借口,老人乘客又不是一个两个,公交公司不管是出于利益考虑,还是出于社会责任感,为什么不能尽快安装能刷老人免费卡的机器呢?再者,如果确实是技术原因不能刷,老人也愿意付现金坐车,为何公交车还是拒载?

其实真正的原因不是不能刷卡,而是老年人往往存在身体虚弱、行动不便等问题,公交司机担心搭载老年乘客会发生意外,遇到麻烦,给自己带来损失,所以干脆一拒了之。而这正是让我们感到无奈和悲哀的地方,本来老年人由于身体虚弱,行动不便,更加需要社会的关爱和照顾,结果我们不但没有承担起照顾的责任,反而把他们视为累赘,处处遭遇冷眼和拒绝,这不是社会之痛是什么? 苑广阔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