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上街突围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上街:“大城”崛起下的机遇与挑战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都市区“宜居职教城”组团落户上街
上街:“大城”崛起下的机遇与挑战
这里的城市格局将从单一走向共融,相邻区域依赖性增强
宜居职教城组团示意图 职教组团 郑州宜居职教城 职教组团 中心城区 职教组团 铝工业园区

“全力打造中原地区规模最大、品位最高的国际化新型宜居职教城,建成河南省职业教育发展核心区和省部共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这样一个定位,犹如吹响了上街区跃步腾飞的集结号,目标明确,鼓舞人心。

作为郑州都市区建设的组团之一,同样也是河南西部工业带的咽喉重地,上街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晚报记者 王亚平

A

城市地位

资源强区,郑州西部的经济重心

提及上街,无论是旅游、经济又或者是大郑州发展,都无法忽略其核心地位

人们常说,上街是郑汴洛“黄河之旅”旅游热线上的关键区域,自古就有“三秦咽喉”、“东部襟带”之称,也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在“郑洛城市工业走廊”中,作为中间地带,上街强大的产业规模,又形成了较强的支撑力,推进了郑洛之间的产业布局。

对于上街的资源实力,业内有这样较为科学地总结,“上街区是省会郑州的一个富有特色的工业型城区,素有‘铝都’和‘中国阀门之乡’之称,氧化铝产量居亚洲第一。上街区还是中国铝工业诸多核心技术的发源地,工业基础和科研优势明显。”

为了实现经济持续稳定有序的增长,多年来,上街区坚持把产业集聚区作为优化经济结构的主阵地,不断完善规划,产业集聚的水平得以显著提高。

以装备产业园区、铝工业园区、绿色新材料园区为主体的“一区三园”初具规模,累计引进新项目85个,入驻企业突破150家。

据上街区委书记黄卿介绍,2010年,上街的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到89.5亿元、62.4亿元、5.85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1.6倍、1.8倍、2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年累计完成185亿元,是上届5年的2.1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7亿元,是2005年的2.8倍。

在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今到上街,人们也不难感受到服务业迅猛的发展势头,江南小镇、雅乐轩四星级酒店等大项目相继建成,欧凯龙国际家居中心、幸和群岛旅游休闲组团等战略项目均已相继入驻。

B

发展环境

浓荫绿意,“慢”生活也能快发展

走进上街,绿意葱茏,这里的道路被大自然包围,两边的树木让人心旷神怡,不自觉地产生一种想就此“慢下来”的冲动

“这样一个工业强区,怎么会有如此怡人的生态资源,真是想在这里生活。”去过上街的市民韩露常常对身边的朋友感叹道。

类似于此的想法,并不鲜见。自中原西路向西打通至荥阳后,上街的商品房销售面积就得以快速提升,从郑州到上街畅通无阻的交通优势,使得越来越多的郑州购房者将目光转移到上街,一是为了投资升值;二则是被区域环境所吸引,想作为第二住所。

原来,为了提升区域形象,几年前,上街区通过聘请专家、教授对全区总体发展思路进行了科学合理地规划,按照公共绿地建设,道路绿化,游园升级改造,庭院绿化点、线、面结合的生态城区建设方案。

然后投巨资,新建了公园、广场以及六条带状游园,新增了大面积的公共绿地和庭院绿地。这才有了今天向人们呈现的绿树成荫、芳草萋萋的“生态画卷”。除此之外,上街还开通了公交旅游专线,起始于上街区铝城公园北门,终点为南部五云山景区,该景区丰厚的自然资源给人们的休闲生活开辟了新领域。

由于地处郑州、洛阳之间,上街区与二者相距车程均较近,立足于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上街不仅强化了自身区域经济、生态的发展,也将共享洛阳及郑州的发展利好,形成良好的区域协作机制,促成原来的区、卫星城与主城区从多元磨合到融为一体,从而实现双向互动、共生共赢。

C

机遇潜力

郑州都市区建设,上街蕴藏跨越新机遇

能够把握住机会的,都是有所准备者。在郑州都市区建设的十大组团中,上街作为“宜居职教城”被着重提出

这个位于上街区西南部,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395亿元的区域,将全力打造中原地区规模最大、品位最高的国际化新型宜居职教城,建成河南省职业教育发展核心区和省部共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

国务院批复的《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要求,到2020年要把郑州建设成为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这就势必要着力建设郑州都市区,扩大城市规模,提升经济、文化等资源的影响力。

因此,组团概念的提出是必须,亦是顺势,使得各组团的功能得以有效发挥,并最终形成联动作用。

为了更高效地发挥组团的作用,上街区为宜居职教城进行了更为详细地规划。

按照规划,到2020年,人口规模要达到:学生5万~6万人,居民12万人,职教城板块人口共计17万~18万人。加上上街区现状12万人,2020年上街区城市总人口按照29万~30万人控制。

这样的人口规模,意味着上街区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实现大跨步的飞跃,也为各行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潜力。同时,对区域的布局提出较高要求。

“空间布局结构为‘两轴、两带、一中心、五组团’,每个新建组团均与职教功能融合,各组团又各具特征。”上街区政府负责人这样介绍说。

交通的可达性则决定一个区域发展的速度,早已认识至此的上街区,要形成功能齐全、结构合理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强化客、货运枢纽建设,建立综合、多方式配合的一体化城市交通体系。

如今,多个省会城市都非常重视组团规划,因为人口规模的增长和用地规模的扩大,使得出现特有的大城市郊区化现象,而随着城市功能区域化日益突出,城市之间相互依赖程度明显加强。

大城市正在由传统的单一城市空间格局将发展到城市和周边地区共融形成城市区域化格局,那么今天的上街,也很有可能就是明天的新城区。

延伸阅读

宜居职教城空间布局:两轴、两带、一中心、五组团

空间布局结构为“两轴、两带、一中心、五组团”,两轴分别为南北向的中央公园绿轴和东西向的高压走廊防护绿轴;两带分别为冲沟自然生态培育带和沿冲沟地带的职业教育功能带;一中心为新建城市中心;五组团分别为:南郊组团、峡窝组团、龙江组团、北周组团、西冯沟组团。

每个新建组团均与职教功能融合,各组团又各具特征:峡窝组团依托现状工业废水库进行环境整治和生态复建,形成重要的水景旅游节点(现灰渣坑),并通过东西向商业通道与城市中央公园轴相连;南峡窝组团毗邻城市中心区,为在城市中心就业的人群提供交通方便、配套齐全的高层低密环境;北周组团东侧承担对外交通功能,并提供公交综合车场等设施;西冯沟组团以提供特色旅游服务和优美的山地住宅环境为特色。

峡窝、龙江、北周三个组团内规划布局“合村并城”项目安置住宅区,在各组团适当位置规划保障性住房。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