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中原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关于2011年开斋节放假的通知
铁道部热情何以遭遇舆论白眼
提高犯罪成本乃有效反腐之策
美和善一直在我们心里
网民大会堂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铁道部热情何以遭遇舆论白眼
热点话题
苏云涛 图

24日,铁道部下发通知,要求年底前无违章、无违纪、无事故。通知指出,深刻吸取“7·23”事故教训,迅速稳定铁路运输安全局面,是全路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职工最紧迫的政治任务。各级党组织要把工作重心放在现场,把主要精力放在一线,团结带动广大职工努力做到无违章、无违纪、无事故,为铁路运输安全提供强有力保证。

(8月25日新京报)

铁道部的表态不可谓不具针对性,在动车追尾事故造成形象受损后,铁道部的确需要及时地拿出一种姿态来表明反省的意识与自觉。铁道部的表态也不可谓不深刻,通知中已经把做到“无违章、无违纪、无事故”提高到了政治任务的高度。按理说,这种具体而深刻的表态应该获得公众的好评,在公众的期待中,他们不就是希望看到一个认真负责的铁道部吗?但遗憾的是,从新闻的网络跟帖中,似乎看不到这种好评,更多的网民意见偏向于怀疑,甚至是没理由的调侃。为何铁道部的用心表白遭遇了公众舆论的白眼?

一个不能回避的原因是,铁道部的形象还未从动车追尾事故的阴影中得到有效修复。尽管,在处置动车追尾事故的整体表现中,铁道部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也确实改进了工作的作风与方式方法;但是,就事故本身以及事故救援初期的表现而言,人们的意见却很大,而且很集中。一方面,人们不能明白如此愚蠢的事故为何会发生?即使在恶劣的天气下,雷击离追尾的可能也有“十万八千里”之远,曾经以高科技自傲的动车怎么就追尾了呢?另一方面,在救援过程中,掩埋车头的做法,快速通车的决定,以及何时停止救援的传闻,再加上原铁道部发言人的“雷人”之语,都让铁道部的形象严重受损。这种损坏的影响可能是长期的,一个通知就想重塑形象,显然比较难。 李劭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