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4版:微博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张应龙来了,43万亩沙地变绿洲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万里走黄河大型采访活动走进榆林
张应龙来了,43万亩沙地变绿洲
昔日沙漠,今日绿洲
张应龙带领记者植下一片新绿

□晚报首席记者 张锡磊 文/图

陕西榆林位于全国四大沙地之一毛乌素沙地南部边缘与黄土高原接壤地带,北部风沙侵害,南部水土流失严重,是黄河河流泥沙的主要来源地,解放前这里的森林覆盖率只有0.9%,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极其低下。在榆林,涌现出一大批治沙英雄,每个英雄背后都有一串辛酸的故事。今天,就带大家认识一下绿化43万亩荒地的张应龙。

11:12 治沙英雄,张应龙也算一个。张应龙原来是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地方志办公室的编辑,三十多岁时自认不得志的他离开家乡去了北京闯荡,很快便从一名普通的营销员干到了一家外企的副总,年薪高达三十多万元。2003年当张应龙带着几分成功的喜悦衣锦还乡时,家乡的飞速发展让他既又高兴又担忧。

11:16 秃尾河是神木县的水源地之一。然而,当张应龙来到秃尾河源头时,眼前的情景让他大吃一惊。风刮得沙子把膝盖以上都埋住了,那沙子会走动,所以他感到这里第一是个水源区,第二野生动物比较多,应该保护。

11:18 回家后,张应龙写了一份几万字的题为《从窟野河的现状看秃尾河保护重要性》的调研报告,并送给了县上的领导。但是,他的这份热情并没有引起重视。甚至有人还讽刺他多管闲事。遭到冷遇的张应龙窝了一肚子的火,便以个人名义承包了秃尾河源头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约10公里的43万亩沙地。

11:22 张应龙把北京的工作辞了,把县委的工作辞了,把房子也卖掉了。没有了收入来源的张应龙,很快就花光了自己多年的积蓄,张应龙把父亲留下的10间门面房变卖了一百多万元,又投进了这片沙漠。几年过去了,这片沙漠在周围人的眼里,一年年地变绿了,而张应龙却变得比实际年龄老了许多。

郑州晚报微博

读者互动

如果您想了解黄河两岸的风土人情,如果您对黄河有不得不说的感情和故事,欢迎您登录郑州晚报官方微博(http://weibo.com/zzwanbao)留言吧。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