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2版:喜迎十次党代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未来五年,幸福来自保障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未来五年,幸福来自保障
要在城乡居民增收上下更大工夫,在建设安居工程上花更多气力
在完善保障体系上行更实举措,在打造畅通郑州上开工更多工程
老人们在广场上练习太极球。 晚报记者 马健 白韬 图

要在城乡居民增收上下更大工夫,在建设安居工程上花更多气力

在完善保障体系上行更实举措,在打造畅通郑州上开工更多工程

我们不能忽视市区还有一半左右的中小学每班平均人数都在55人以上,多的近百人;我们不能忘记各大医院排队候诊那么长的队伍,楼道里、电梯旁扎堆那么多病床,病人及家属渴望享受优质医疗资源;我们不能忘记大量的大学生、4050人员急盼就业,需要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我们不能忘记那么多大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居住在城中村的合租房里,每天乘坐拥挤的公交车来回奔波。所有这些,我们每一位党代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必须时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肩上承载着的让人民幸福的重大责任!——市委工作报告摘要

关键词 保障

深化社会保障提升工程,持续提高各项社会保障水平和标准。大力发展养老事业,探索建立居家养老服务政府补贴制度,实现有集中供养需求的老人应保尽保。

解读 加快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险合一”的业务平台在2015年前建成使用。到2015年,全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00万人,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40万人,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新农合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到98%以上,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91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7万人,生育保险从政策上实现全覆盖。

市财政出资资助民办养老机构开展居家养老服务,重点扶持新建10个社区托老站,到2015年全市养老机构新增床位1万张以上,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20张,城镇居家养老服务对象达到2万人以上。

从2012年开始,五年内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34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40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18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280元,以后根据情况逐年增加;城乡医疗救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最高救助1.5万元。

五年内,孤儿救助标准散居和集中养育标准分别提高到800元和1500元以上。农村五保户分散供养和集中供养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4032元和6720元。

关键词 出行

持续实施“畅通郑州”工程,完成城市出入市口互通立交和京沙、三环等主干线快速路建设,加快城市地铁、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完善市区支路微循环和城市公交体系,明显提升城市交通畅通水平。

解读 加快完成三环路、京广路—沙口路、陇海路、农业路和金水路等快速路建设及综合改造,逐步消除三环内支线道路断头现象,全面实施四环内次干路及支路升级改造,改善城市交通微循环。到2015年,环城高速公路出入市口达到26个,基本实现30分钟市区交通圈规划目标,即主城区内15分钟上快速路、沿快速路15分钟内上高速。

到2015年,建成区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超过30%,万人拥有公交车辆达到20标台,公交车辆拥有量达到8400标台。

关键词 食

大力实施“菜篮子”工程,扎实推进“两店”进社区工作,切实做好市场供应和监管,为人民群众提供更方便、更安全的购物消费环境。加大对革命老区和贫困村的扶持力度。

解读 加快蔬菜、水果、水产品和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提高地产生鲜农产品生产供给能力,新增蔬菜种植面积30万亩。到2015年,蔬菜、水果、肉、蛋、奶和水产品的产量分别达到400万吨、33万吨、34万吨、29万吨、78万吨和17万吨。

“两店”进社区就是便民快餐店和蔬菜便利店进社区,2011年年底前,市内五区新建蔬菜批发市场3个、农贸市场16个,设置蔬菜早市23个、流动餐车735个,新建和改建社区便利店369家,实现城区蔬菜终端销售营业面积达到每10人1平方米。 争取到2015年,新建农贸市场30个,现有农贸市场全部实现标准化改造,社区便利店实现社区全覆盖,选择合适区域新建蔬菜早市,继续开展便民早餐点建设,努力满足市民生活需求。

关键词 收入

不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解读 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切实减轻农民负担,逐步增加非农收入和农民现金收入。到2015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800元左右,年均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400元左右,年均增长10%。

关键词 全面健身

我市将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到2015年,全市各类体育场地达到4300个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全市所有的县(市)区都建有全民健身活动中心,70%以上的乡镇(街道)和100%的行政村(社区)建有体育健身设施。

解读 到2015年,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将明显增加,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锻炼强度中等以上的人数比例达到35%以上。学生在校期间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国民体质监测量年均增长5%以上。

关键词 生态宜居

加大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力度,在中心城区按照500米绿地服务半径的要求建设完善公园游园,打造15分钟绿色生活圈。加大城市周边森林组团建设,重点建设黄河滨河公园、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两侧等重点区域防护林生态带、环城苗木花卉林果生态带和龙湖、龙子湖、常西湖、尖岗水库(龙西湖)等生态功能区。到2015年,全市新造林50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37.7%,苗木花卉产业生产总规模达到15万亩,建设32个都市区(郊野)环城森林公园;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分别达到40%和35%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平方米以上。

解读 全面实施生态水系提升规划,工程完成后,全市水面面积将由当前的18.4平方公里提高到39.4平方公里,水面面积率达到7%以上,全面实现“水通、水清、水美”的目标,将郑州打造成为人水和谐共生的水域靓城。

关键词 平安郑州

五年内建成以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为龙头、派出所指挥室和县(市)区公安局指挥中心为依托的实战指挥平台。建设城市应急联动中心,利用警务通的研发和各级指挥室的规范,实现扁平化、可视化指挥。

解读 到2015年,全市刑事案件总量力争稳中有降,挂牌督办案件破案率不低于80%,治安乱点整治合格率达到95%,命案侦破率保持90%以上。

深入推进民警进驻社区、驻乡村和巡逻工作,城市和城镇每5000至8000人建立一个警务室,农村5至8个行政村建立一个警务室,实行一区一警或一区多警,实现警务服务无盲区。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