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计承江 30多年的银行系统工作经验,积淀了计承江对金融发展独到的见解和认知。自2004年调任河南,就任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行长以来,他不断思索,推动金融创新,助推中原崛起。 “近几年河南金融业快速发展,目前中原经济区建设如火如荼进行之时,河南金融业将迎来更好的发展契机,对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谈及河南金融行业的发展状况,计承江如是表示。 面对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的河南金融行业发展,计承江又有着哪些新的思索和认知呢?8月29日,计承江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晚报记者 程相伟 来从严 A 中原金融崛起之路 记者:自2001年中国入世以来的十年,是中原经济区快速发展的十年,也是众多金融机构“抢滩”中原的十年。您对此有什么样的感触? 计承江: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融通资金、配置社会资源的作用。 10年来,河南金融业的发展在质和量上均达到了新高度,金融运行更加稳健,金融创新日趋活跃,金融服务效率不断提高,有力地支持了河南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金融行业本身也获得了良好的回报,实现了经济与金融的良性互动发展。 数据显示,2000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4753.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356.9亿元。而截至今年7月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6072.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6810.7亿元,存贷款余额均接近翻了两番。在社会融资主要依靠银行贷款的形势下,各金融机构为我省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资金保障。 在资产规模跨越式增长的基础上,河南金融行业实现了内涵式发展。伴随着金融改革的推进,金融机构创新领域拓宽,改革创新稳步推进,经营效益明显提高。在市场需求推动下,河南省银行、证券和保险三大金融行业呈现逐渐融合的趋势,创新型金融产品不断涌现,有效地满足了居民多方位的金融需求,开辟了新的盈利渠道。 郑州正在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CBD)建设快速推进,目前,郑东新区累计入驻各类金融机构103家。其中,在CBD有79家,初步产生了金融集聚效应,并正在筹建CBD副中心,还有一批金融机构将入驻,金融集聚效应将进一步增强。 B 中外资机构竞争将升级 记者:2006年底,中国金融业实现全面开放。目前,外资金融机构已经入驻中原大地,并与中资金融机构展开全面竞争。作为这个行业的有力见证人,能否谈谈您对金融行业开放5年来的深切感受? 计承江:作为我国的一个内陆省份,河南经济的外贸依存度相对较低。由于河南省经济外向度偏低,涉外金融的发展也一直处于较冷状态。外资金融机构在国内开展业务,其优势在于发达的国际网络,并且其目标客户群主要定位于外资企业的涉外业务。由于河南涉外经济不发达,长期以来,缺乏对外资金融机构的吸引力。 因此,虽然2006年底我国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面对虎视眈眈的国际金融机构,社会各界高呼狼来了,认为外资银行的进入将对内资金融机构构成严峻的挑战,也许在沿海发达省份的部分城市有一定的苗头,但在相对封闭的河南,还没感受到外资金融机构的竞争与活力。 直至2008年,河南才引进第一家外资银行——汇丰银行,2010年引进了东亚银行,但截至目前,两家外资银行的规模仍偏小,今年7月末,外资银行贷款余额为21.4亿元,占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比重为0.12%,影响仍很小。 但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和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力度加大,我省劳动力和矿产资源丰富的优势凸显,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越来越大,经济的外向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今年1~7月份,河南省进出口总值145.4亿美元,同比增长55.6%,较上年同期提高27.4个百分点。 随着经济外向度的提高,我省对外资金融机构的吸引力将不断增强,将更加有利于引进外资金融机构,尤其是外资商业银行,将增强河南金融市场的竞争活力,促使金融机构改进经营、改善金融服务。 C 为中原经济区提供“钱流” 记者:目前,“中原经济区”建设已经纳入国家战略规划。您认为金融机构应如何发挥自身作用,在助力中原经济区过程中有所作为? 计承江:中原经济区是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构想,是全省人民智慧的结晶,目前中原经济区已被国家认可并被纳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上升为国家战略。 中原经济区建设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随着规划的逐步实施,河南经济将迎来大发展和大繁荣,金融部门在其中肩负重任。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难题需要重点依靠金融部门,同时也为金融部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众多机会。 当前,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河南金融发展仍存在很多不足,就银行信贷来说,2000年之前,河南省贷款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之后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差距呈放大趋势,尤其是今年上半年,贷款增速回落明显,6月末,全省贷款同比增长13.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在全国居第30位,在中部六省处于末位。 河南金融机构贷款增速降低,既有国有宏观调控的影响,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我省自身的经济结构和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需要我们加强调研,提高重视程度,逐步解决。 作为宏观金融管理部门,我们将贯彻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支持全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引导金融机构不断加快金融创新,切实维护金融稳定,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促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D 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记者:今年由于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各家银行都收紧了信贷额度,让中小企业面临极大的融资难题。作为主管部门,中国人民银行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计承江:中国人民银行作为监管机构,将按照总行部署,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在保持信贷投放适度增长的同时,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要求,加强窗口指导,控制好货币供给总量,保持贷款总量合理适度增长。 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人民银行与省工信厅联合,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有效信贷投入,推出了针对中小企业的“小巨人”计划——选择1000户成长型小企业,提供包括银行信贷资金等在内的全方位金融服务,力争用3~5年时间在河南省打造一批“小巨人”企业集群。 这项计划包括建立企业名录制度、开展财务辅导、实施信用培植、设计综合融资方案、优化信贷审批流程、完善贷款利率风险定价机制以及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提升河南省中小企业获得银行信贷资金、直接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务融资工具的能力。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确保全省信贷投放在保证经济增长合理需求的同时,更加注重结构优化,引导信贷资金流向“三农”、中小企业、新兴产业、节能环保、高端制造等实体经济,加大金融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力度。同时积极引导开展服务方式创新,尝试推行金融超市、金融辅导员制度等特色金融服务方式。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