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郑州好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看到这张图
让我们想起一个字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车祸发生后,孩子成了一个“植物人”
老朱说:“就是背也要把他从古巴背回郑州”
看到这张图
让我们想起一个字
他们不是亲父子
病友们说老朱是“天底下最好的岳父”
他们的这份亲密,最初让大伙儿都觉得俩人是对儿亲父子。
走到第三步,方计委高大的身躯突然向老朱倒来。

车祸发生后,孩子成了一个“植物人”

老朱说:“就是背也要把他从古巴背回郑州”

看到这张图

让我们想起一个字

他们不是亲父子

病友们说老朱是“天底下最好的岳父”

8月29日下午,郑州市中医院病房楼3楼2病房,53岁的朱风奇右手托着下颌,坐在一张病床旁的凳子上,满脸倦色的他看起来格外苍老。

过了一会,他看了看手机,站起身来,稍稍弯了一下腰,对着床上的方计委笑了笑:“孩儿,3点多了,咱上6楼训练吧。”

方计委慢慢抬起右手,他的动作看起来很机械,手臂每动一下,都会停下几秒钟。

朱风奇赶紧在床边蹲了下来,迅速伸出双手,放到方计委腰部下面,“来,咱先坐起来,嗨……”朱风奇咬了咬牙,双手同时用力,慢慢将方计委的身体托了起来……

紧接着,朱风奇一路小跑,从病房门口推来一辆轮椅,然后小心翼翼地将方计委搀扶到轮椅上。

从墙上的挂钩上取下一条毛巾,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朱风奇推着轮椅上的方计委走向电梯口。

“又带儿子上楼训练啊?这孩子真有福,摊上了一个好父亲……”电梯门刚打开,一位熟人热情地向朱风奇打招呼。

“是啊……是啊……到时间,该锻炼了……”朱风奇声音断断续续。

晚报记者 常亮 文/图

“父子”的身影

感动了医院很多人

病房楼6楼的康复训练室里人很多,各种器材旁,都站着陪护的家属和康复训练者。

朱风奇的身影,训练室很多人都熟悉,每经过一处器材训练点,都会有人微笑着向他打招呼。

“老朱啊,这几年真不容易,一刻也没离开过儿子。”

“是啊,看他越来越瘦,儿子却被他养得越来越胖。”

“有这样的爸爸,几辈子修来的福啊……”

看到朱风奇,最靠近右侧墙角的两位家属不停在议论。谈话的声音虽然很低,旁边人听得却字字清晰。

第一个康复训练项目是走路。

朱风奇把轮椅推到靠近门口的一张大床边,将方计委慢慢搀起来,用右臂托着他的身体,一步一停地走到床边。

“靠着床上的架子啊,对,好,我松手了啊……”朱风奇的手缓慢地离开方计委的身体,自己也慢慢后退,“慢点,慢点啊,向前走一步”。

方计委的两只手张开得很大,脸上的表情越来越紧张,两只脚慢慢地并在一起。停顿了几秒钟后,缓慢抬起右脚,脚尖用力点在地上。

“好,预备,走。”朱风奇一双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方计委的双腿,两只手臂抬得很高。

一步、二步,第三步刚迈出,方计委整个身体就倒在朱风奇怀中。

好“父亲” 是方计委的岳父

胡仁杰是方计委的康复医生。3年多来,他一直负责方计委的康复治疗。

看到方计委能慢慢抬起脚步,胡仁杰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奇迹。“从医学数据上讲,方计委站起来的概率最多有万分之三。”

3年多来,胡仁杰亲眼看着曾经是“植物人”的方计委慢慢恢复知觉,开始进食吃饭,在朱风奇的搀扶下学会行走……这一切,都让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胡仁杰说,除了这个奇迹,朱风奇和方计委的感情和故事,还是他从医几年见闻中的“唯一”。

刚认识朱风奇和方计委时,胡仁杰心里也一直认为他们是对父子,但渐渐熟悉两个人之间的故事后,胡仁杰在心里悄悄对朱风奇竖起了大拇指。

“真没想到,朱风奇会是方计委的岳父。”想到朱风奇像照顾亲生儿子一样精心照顾方计委,他操劳奔走时的样子,胡仁杰还是感到不可思议。

“老朱对女婿啥样,我最清楚。”曾经和方计委同住一个病房一年多的弓延振老汉,前段时间已经出院,但他会经常回医院看望老朋友朱风奇。

说起朱风奇和女婿间的事儿,弓延振劲很大:“我住院时,小委躺在床上啥也不能动,整天看见老朱背着他走来走去的,真不容易。这样的岳父,我是真没见过。”

女儿结婚多年

岳父没去过亲家的家

事实上,最初方计委与女儿朱晓瑞的婚姻,老朱是不同意的。

2003年,通过亲戚介绍,朱晓瑞认识了方计委。一直特别疼爱女儿的朱风奇知道后,对方计委的家庭条件一直很不满意。

“听说他爸爸是智障,妈妈在他5岁时就离家出走了。”朱风奇说,据说方计委患智障的父亲现在一直暂住在方计委的叔叔家。

然而,事与愿违,2007年8月,方计委和朱晓瑞背着双方家庭,偷偷去民政部门领了结婚证。

“按俺农村规矩,没办酒席的婚姻是不算数的,其实,方计委家也不承认俩孩子的婚姻。”对朱风奇来说,女儿的婚姻一直都是自己心里的一道伤痕。“结婚这么多年了,我连方计委家在哪儿都不知道,一次也没去过。”

“唉……那些事都过去了,最重要的还是将来。”转身看了一眼女儿、女婿,朱风奇长长叹了一口气,动情地说,3年多的朝夕相处,这个曾经不满意的女婿早已走进了自己的生活。

“今后还是不是我女婿已经不重要了。”想起未来,朱风奇沉默了很久。

几分钟后,他慢慢走到方计委身边,轻轻爱抚了一下他的头,态度坚决地说了句:“手术中剔除了他一部分脑组织,医生说他的智商情况估计也就这样了。今后,我会把他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子,永远养着他。”

朱风奇的选择

带“植物人”女婿回家

方计委是郑州某公司的一名员工,2007年他被公司分到了古巴办事处。

2008年春节前,妻子朱晓瑞去古巴看望方计委。刚到古巴第三天,朱晓瑞陪方计委一起去上班途中,发生了重大车祸。

车祸发生后,伤势严重的两个人被送到了古巴一家省立医院。

2008年2月9日,朱风奇接到了方计委叔叔打来的电话,听到女儿女婿出车祸的消息时,朱风奇说自己整个人都蒙了。

办完出国手续,朱风奇和方计委的婶子一起,于2月17日飞往古巴。

一进病房,朱风奇先看到躺在一张稍微倾斜的病床上的女儿,“她的意识是清醒的,身上也没啥伤,就是头部水肿特别厉害,至少有平时的2倍大”。朱风奇看见,那一刻,女儿含在眼眶里的泪水始终都没有掉下来。

方计委躺在旁边另外一张病床上,意识全无,全身缠满各式各样的管子,在一层层纱布的包裹下,只露出一张脸。

朱风奇没有向医生打听两个孩子的病情,他悄悄走出病房,一个人来到一处无人的角落。

那天,朱风奇哭了很久,他靠着墙根,任由强忍多天的泪水顺着脸颊淌。

3月20日,医院要求病情好转的朱晓瑞提前回郑州。医生告诉朱风奇,女儿朱晓瑞身体恢复还不错,但头部受伤严重,出现了明显的失忆症状,而方计委的情况很差,醒来的可能性极小。

沉默了很久,朱风奇的思绪不停在两个孩子之间平衡了一遍又一遍。

咬紧牙关、含着泪水,朱风奇作出了最后决定:让方计委的婶子带着他的女儿先回郑州,自己留下来照顾女婿……

“天底下最好岳父”的故事请继续阅读A05版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