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T25版:第27个教师节大型史诗纪念特刊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二七区 建新街 小学 建新街小学秉承“行胜于言”的校训,提倡“做、读、玩”的教育生活方式,在实施行知教育的路途上,追寻教育之道,回归教学本真,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特长发展的自由天地,真正实现“为了每一个”的办学愿景。 注重体验,打造行知课堂 学校引导教师们以“做、读、玩”为主要方式,对课堂进行了有意义的革新与探索。 互动体验的课堂 做,就是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主动体验、互动交往,就是要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自主建构。为此,学校开展了“行知课堂教学模式”的课题研究,提倡“课堂要少些提问,多些质疑;少些分析,多些体验;少些传授,多些实践”。 润泽心灵的课堂 让阅读润泽心灵。除了在课内开展的“新阅读”课程,学校还推行“晨诵、午读”,提倡“师生共读”、“亲子共读”, 阅读嘉年华、好书推荐会、书签制作、手抄报展评、阅读之星评选、“书香家庭”评比活动都是润泽心灵、精神成长的课堂。 玩出名堂的课堂 玩也是实践的一种方式。一场大雪降临,课堂就搬到了白雪皑皑的操场。美术老师和同学们利用大自然馈赠的天然材料——雪,一起做起“雪雕”。同学们一会儿堆、一会儿雕,时不时地停下来研究一番。一件件精美的创意雪雕就是在体验、互动中诞生的。玩的课堂,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主动。 回归原点,实施行知教育 师生的成长必须遵循人性之“道”、生命之“道”,在“回归教育的原点”的办学理念引领下,建新街小学积极树立并落实“做、读、玩”的教育生活方式,实施行知教育。 以“做、读、玩”为主题,构筑行中求知的课程体系 学校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认识到:我们要构建出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个教师的成长、为了每一个家庭的幸福课程。这样的课程不仅是知识的、文本的,更是体验的、活动的,是师生共同探究新知、学生主动建构的课程。 以创新为核心,开展富有特色的实践活动 2010年6月3日,学校隆重举行了以“创意——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动漫节,被中央电教馆授予“中国国际动漫人才培养计划动漫教育实验学校”,成为河南省首家“动漫教育实验”学校。 除此之外,学校还成立“酷玩”俱乐部,创办电子校刊《新月刊》,举行了以“与经典同行 为生命阅读”为主题的阅读嘉年华活动,把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 唯新立才,培养能行善知的师生 打造创新的校园,培养创新的学生,是我们不变的追求。 成立“新青年”教师成长营 学校以学习和发展共同体的打造作为主要目标,采用国际通行的LDC教师研修模式,以“小现象、小策略、小问题”为切入点,营造新型的民主、合作、快乐的团队研究文化。我们的经验做法被《中国教师报》刊登报道。 开设“新论坛” 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开设了由教师自己组织管理的“新论坛”,既有如何备课的经验分享,也有外出学习的众多感受,既有心理方面的专家和本土教师的培训,更有许多名家的专题讲座……“新论坛”成为教师发展的助力器,加快了培养名优教师集群化发展的步伐。 成立“心友会” 我们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式教育网络模式,组织、整合各方面资源,成立了家长自治管理的“心友会”,为学校发展、师生成长保驾护航。 如今,建新街小学正以新的姿态迈开发展的步伐,在推进“六名工程”的道路上昂首阔步。学校荣获河南省教育系统示范家长学校、河南省校园文化艺术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定向越野比赛女子组团体第二名、郑州市少林拳活动楷模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的LOGO“三叶草”,校园吉祥物新新,大榕树形状的学校大门,无一不在诉说着“新”。正如河南省电教馆馆长李普涛为我校的题词:“建新,见新,欣欣向荣!”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