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T44版:第27个教师节大型史诗纪念特刊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工人第二新村小学 老师们“乐教”,孩子们“乐学”的幸福乐园 在管城区工二村小学,这里的老师无论年龄大小,脸上都洋溢着动人的青春光彩。孙百灵是工二村小学的大队辅导员,问起她在工二村小学做老师的最大感受时,她笑呵呵地说:“快乐。”“教学成果好不好,老师‘心情’很重要!”陈丽红校长一语道破老师们“不老”的天机。齐耳短发,一丝不乱地抿向耳后,中间有一束染成漂亮的栗红色,一件小碎花的春装让人不禁眼前一亮,优雅的气质,自信的笑容,怪不得老师们都称陈校长为美女校长。“从内心深处去关注老师、关心老师,体会他们工作的苦与乐,做他们的知心人,老师快乐了,学生才能快乐,校长才能快乐。当校长不是约束老师,而是理解老师,为老师服务,给老师营造‘轻松、和谐、宽容’的工作环境。”陈丽红校长动情地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会建设什么样的学校。正是在陈丽红这个快乐自信的美女校长带领下,工二村小学才成了老师们“乐教”孩子们“乐学”的幸福乐园。 立足中国传统,弘扬中国民俗文化 特色是一所学校的个性,它反映了学校的品位和品质。工二村小学以立足中国传统,弘扬中国民俗文化为主线,确定了“传承传统民俗文化”的办学特色,并在学校各项管理彰显这一特色。 学校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营造“校园即花园乐园”的良好氛围。校园里处处布置精致。教室前盆盆植物或绿或红,体现“阳光、雨露、理想、追求”的绿化主题。在楼道内,以民族工艺为侧重点规划文化长廊,剪纸、风筝、中国结、泥人面塑、龙凤纹样、祥云图案……艳丽的色彩、独特的造型使学生沉浸在浓浓民俗氛围的同时,也深入了解中国璀璨的历史。在操场西侧也绘制以中国盘古、中国功夫为主要表现内容的大型文化墙,激发学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学校对全校24个班级进行了整体规划,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每个教室都精心布局,凸显学校特色。走进工二村小学,每一面墙壁都在说话,每一个角落都充满情趣,校园真正成为学生成才的乐园。 学校班子成员针对调研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商榷。聘请了河南省著名民俗家、儿童文学作家孟宪明老师为名誉校长。聘请我区总辅导员李茜老师为民俗顾问,一同研修学校的校本教研。学校以本地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为切入点,开展“三进”(进头脑、进校本教材、进课堂)活动。学校利用各科教学,让师生了解民俗知识和历史背景、激发他们的热爱之情。在教导科的带领下,调动教师挖掘各科教材内的民俗文化知识,参考网络和其他书籍,编写出了适合师生学习的校本教材,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低年级以学习民俗童谣为教材,中年级以学习民间神话故事为教材,高年级以学习民间手工为教材。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利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品德的形成、智力的开发、技巧的发展、审美意识的提高。 除此之外,学校围绕民俗文化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学生深切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其独特魅力。春节是我国首要的传统民俗节日,学校每逢寒假就会开展一些独具特色的春节习俗活动。如《陈年旧事收集大比拼》、自制灯笼、老少同乐写春联和剪窗花等。每逢端午,工二村小学准会迎来一群热心的家长,她们分头为孩子们讲解端午节的有关习俗和知识,和同学们一起包起了粽子,共同庆祝端午节的到来。为迎接冬至的到来,辅导员给学生介绍了冬至的有关知识。高年级同学还会集体开展包饺子活动,队员们把课堂当成了厨房,邀请自己的妈妈和老师亲自授课。他们分成小组,有的擀面皮,有的调馅儿,有的则围着桌子包饺子。整个活动场面欢声笑语,其乐融融。最后包出来的饺子虽然是千姿百态,可大家忙的却是不亦乐乎。为了更好地发扬中国民间传统运动,深化中国传统活动的博大精深。经学校的精心组织,我校在少林拳进入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又把少林拳引入课间操。同学们在课间操打起了少林拳,兴致高昂,一片欢呼,把少林拳打得有声有色。去年年底,我校又新成立了一支80人的盘鼓队,目前已投入紧张的训练。 如今“民俗文化”已经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少年儿童的精神世界,让工二村的学生从小在学校营造的文化氛围中陶冶情操,激发情趣,人格得到完善,个性得到发展。 工二村小学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家长的认可和肯定,学校也因此获得了不少荣誉。学校先后获得了“全国教育教学九五计划先进实验学校”“国家教育质量管理基地”“郑州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郑州市文明学校”“郑州市文明标兵学校”“郑州市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郑州市职业道德先进集体”“郑州市体育工作先进单位”“郑州市宣传工作先进单位”,被管城区委命名为“红领巾快乐广场”,成了管城区名副其实的窗口学校。喜欢观日出,必将欣赏其磅礴的气势。善于创造,必将体验成功的喜悦。追求效益,追求超越,必将激励木垒县全体师生在创新中跃上新的高度。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