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爱心在放大 上一版3  4下一版
《焦点访谈》记者是怎样采访的?
广告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焦点访谈》记者是怎样采访的?
拍完镜头,央视记者开始帮“送水哥”搬水桶
“每天将这么重的水搬来搬去,真的很不容易”“看得出来,他是从心底想做好这件善事”
昨日上午9点45分,走进“送水哥”李老发的家,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组的记者周墨和刘文已经坐在客厅的餐桌前,正与老李聊天儿。 “刚下飞机,就直接来到俺家,真辛苦。”聊天儿中,老李不时会重复这句话…… 晚报记者 常亮 文/图 《焦点访谈》记者拍下老李清理饮水机的细节。
《焦点访谈》记者周墨帮老李提水。

拍完镜头,央视记者开始帮“送水哥”搬水桶

“每天将这么重的水搬来搬去,真的很不容易”

“看得出来,他是从心底想做好这件善事”

先聊半小时天儿,才开始采访

老李家餐桌上的大号摄像机,格外显眼,摄像机旁边,放着带有“中央电视台”台标的话筒。

坐在餐桌最靠里边位置的老李,手指不停在自己的衬衣领上捏来你去,表情十分紧张。

“我们只是聊天儿,随意说。不用紧张的。”负责采访老李的记者周墨,慢慢将话题转到了老李平日的生活上。

“从前两年开始,有时候会有头疼的毛病。”聊天越来越随意,老李也开始说起一些与采访无关的个人话题。

“头疼?一定要去医院检查一下。对了,我看报道上还说,您爱人也有腰疼的毛病。”周墨关切地告诉老李,“不管身体哪里不舒服,一定要去医院检查治疗。”

“谢谢,谢谢您的关心。本来面对镜头心里很紧张的,不过这些话题,我感觉很轻松。”老李站起来围着屋子转了一圈,从卧室里拿出一个烟灰缸,然后点了一根烟,继续刚才聊天儿的话题。

“送水哥”眨了眨眼,开始讲送水的故事

“好了,采访内容相关的话题咱就不聊了,您直接在镜头前说吧。”半小时后,周墨拿着话筒站了起来,摄像记者刘文将摄像机放到支架上,然后从餐桌旁为老李搬了一张凳子。

“您为什么会选择为农民工免费送水?”

第一个问题开始了,坐在摄像机镜头前的老李微微抬头,眨了眨眼睛,开始慢慢从他2009年最早在中牟劳务市场设立第一个饮水点讲起自己送水的故事。

“嗯,这一段就到这儿吧,去看一下您的制水设备。”老李讲完,周墨和摄像记者刘文一起,走进了老李家的厨房。

“李大哥,上午的采访就到这儿吧,您下午打算几点送水?”中午12点多,周墨和刘文结束了上午的采访,慢慢整理采访设备。

“下午3点半左右吧,我听一个工人说,中州大道桥下3个点的水喝得差不多了。”

“嗯,那下午见,我们先走了。您中午好好休息一下吧。”周墨和刘文微笑着和老李挥了挥手,然后离开了老李家。

拍完镜头,记者开始帮“送水哥”搬水桶

下午3点半,周墨和刘文再次按响了老李家的门铃。

老李将制好的水从厨房一趟趟掂到楼道电梯口,刘文一直扛着摄像机跟着老李,将他搬水的过程详细地记录下来。

“来,我帮您提几桶。”看到刘文拍得差不多了,周墨快步走到放水的位置,拎起一桶水,慢慢向电梯口走去。

“太沉了,太沉了,还是我来吧,还是我来吧。”看到这一幕,老李赶紧走过去,想劝说周墨将手中的水桶放下来。

“没事,没事,让我提吧。”周墨仍坚持将屋内的水桶一个个提到电梯口。

跟着老李的身影,刘文先后拍摄了他装水、运水,然后到中州大道桥下,给3个饮水点卸水的整个过程……

“看得出来,他是从心底想做好这件善事”

下午5点15分,一天的采访全部结束。

问起周墨采访一天来的感受,他不停地在强调一句话:“新闻节目,最能感染观众的地方,就是真实。一定要还原生活本质,还原新闻现场。”

周墨动情地说,采访中,无论是老李说话时,还是送水过程中,都给人很真实的感觉。

“每天将这么重的水搬来搬去,真的很不容易。看得出来,他是从心底想做好这件善事!”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