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郑州“送水哥”爱心在放大 上一版3  4下一版
《焦点访谈》昨晚播出“送水哥”事迹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凡人善举 草根英雄
《焦点访谈》昨晚播出“送水哥”事迹
节目最后的点评感人至深
“他们的行为,温暖了你我,彰显了道德的力量”
“正是这种道德力量的传递和弘扬,形成了社会向善的动力”
自从6月22日推出系列报道后《郑州晚报》用了17个版报道“送水哥”晚报读者呼吁:今年推选“送水哥”感动中国
视频截图

节目最后的点评感人至深

“他们的行为,温暖了你我,彰显了道德的力量”

“正是这种道德力量的传递和弘扬,形成了社会向善的动力”

自从6月22日推出系列报道后

《郑州晚报》用了17个版报道“送水哥”

晚报读者呼吁:今年推选“送水哥”感动中国

昨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以“凡人善举 草根英雄”为题,播出了晚报推出的“送水哥”的访谈。三年送两万桶水免费给农民工喝的李老发,受到网友广泛赞誉,收获了道德“余香”。

今天,晚报请读者和我们一起,再次回忆《焦点访谈》对“送水哥”的报道内容。

刚刚结束的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中,那些被表彰的全国道德模范,成了人们心中新的榜样和楷模。

而在活动期间,全国有36000多名被公众推举的提名人物,他们和获得称号的模范一样,同样有着感人的事迹。可亲、可近、可学。

评选活动虽然结束了,但人们对凡人善举的推崇,对道德楷模的学习仍在继续。

晚报记者 汪永森

《焦点访谈》采访《郑州晚报》记者

河南省郑州市的农业路、东风路等几座立交桥下,是农民工聚集的地方,3年前,这里出现了几台饮水机,专门向农民工供水。

农民工们说,天天有人开车往这儿送水,但并不知道是谁送的。

今年7月,有人在网络上发问,这个送水人到底是谁?提问一经发出,立即引起了众人的共鸣。这段视频先后被点击了2.5万多次。

然而,视频出现后,送水人依旧来去匆匆,十分低调。当地的记者好不容易找到了他,没想到,他一不拍照,二不留名,拒绝一切采访。

《郑州晚报》记者常亮这样劝“送水哥”:“我们报道并不是宣传你个人,想通过这件事让更多的郑州市民知道,你做了一件好事,把爱更好地传递下去。”

面对记者的开导,“送水哥”终于让步。

(注:2010年起,常亮开始寻找“送水哥”。他经过多方打听、多次电话沟通,今年6月21日,“送水哥”终于同意“只报道送水的事,不对个人进行宣传”。6月22日,《郑州晚报》以两个版的篇幅,第一次报道了“送水哥”的事迹。到8月29日,《郑州晚报》报道“送水哥”的版面达到17个,“送水哥”的爱心传递感动了整个中国。)

“送水哥”李老发收获道德“余香”

9月9日,记者找到了他,当时,他正和家人一起为农民工制作桶装水,他叫李老发。

其实,送水这事和李老发的职业没有任何关系。李老发是河南省中牟县的一位农民,在郑州,他的主业是苗木种植和园林绿化。

2009年春天,老发的生意有了起色,他花了3000多元钱买了一个制水机,解决农民工的饮水问题。

如今,李老发已经建起了5个送水点,一趟下来一个多小时,赶上天儿热,一天要跑好几趟。

记者赶到了李老发的家里,发现这里居然没有电视机、电冰箱、空调这类最为常见的家用电器,有的只是一台洗衣机和一台制水机。

为了给农民工制水,李老发每月要多付五六百元的水电费,三年里,他累计买了200多个水桶,更换了十几台饮水机,花费了几万元,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体力。

李老发有自己的生意,但是,他从没有因为忙自家的生意而耽误给农民工送水。

现场同期声

焦点访谈:为啥送水?

李老发:我想行善,想为这些农民工省点钱,买水就费钱。

焦点访谈:买了多少桶?

李老发:第一次,买了20个,一个星期之内,这3个点全部建起来了,他们有水喝了,感觉到心里头挺舒服的。

有网友留言:“做好事不容易,坚持3年就更不容易!”“送人一朵玫瑰,手上总有余香,送水哥李老发收获的正是道德‘余香’。”

而李老发说,他所做的,只是件力所能及的小事儿,不值得宣传,或许,正是由于他的低调,反而使更多的人为之感动。

央视点评

这些被群众推举出来的“草根英雄”,他们或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或敬业奉献,孝老爱亲。

这些凡人善举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他们是普普通通的人,也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英雄”。

他们的行为,温暖了你我,彰显了道德的力量。正是这种道德力量的传递和弘扬,形成了我们社会向善的动力。

17

《郑州晚报》 个版报道“送水哥”

6月22日到8月29日,由《郑州晚报》推出的“送水哥”爱心传递活动一浪高过一浪地向前发展,并波及全国。

据统计,晚报报道“送水哥”的版面达到17个。

系列报道,使好人李老发的善举引发了一场爱的传递,许许多多的普通郑州市民加入到爱的传递中。

“送水哥”爱心传递变成了诠释郑州城市精神的窗口,弘扬了我们民族互帮互爱、乐善好施的光荣传统,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郑州晚报》已连续推出了3位感动中国人物,分别是带妹妹上学的洪战辉,舍生取义的李剑英,最美乡村女教师李灵。“送水哥”的事迹经晚报报道后,许多读者打来电话呼吁,今年推选“送水哥”候选感动中国人物。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