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6版:阳光慈善 温暖郑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消防支队夜查安全隐患
城市管理一周考评结果
“善行绿城”百万善款救助大病患者
“关爱女性”帮25位“两癌”患者走出疾病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女儿说:“没钱可以,但没妈不可以”
新密的张巧莲因此来郑治病,意外获救助
“关爱女性”帮25位“两癌”患者走出疾病
郑州慈善总会监事会成员在慰问受到救助的患者。通讯员 靳骞 图

女儿说:“没钱可以,但没妈不可以”

新密的张巧莲因此来郑治病,意外获救助

管城区居民王勤(化名),两年前就发现自己患上了乳腺癌,但因为没钱治疗,病情一拖再拖。直到今年5月份的一次复查,医生告知她肿块已经变大,手术非做不可了。

“当时真是困难啊,要不是郑州慈善总会这个双癌救助项目,我真做不起手术……”昨天下午,坐在市第三人民医院的病床上、正在康复中的王勤充满感激地说。

为解决家庭贫困双癌患者看病困难的问题,郑州慈善总会与市妇女联合会、市第三人民医院在今年7月份,共同启动了“关爱女性”——“两癌”慈善救助活动,被救助者最高可获15000元救助金。

该项目进展情况如何?昨日,郑州慈善总会监事会成员走进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实地察看了解。晚报记者 裴蕾

女儿一句话

让她重拾生存信心

市三院的肿瘤病区内,有不少项目受益人正在接受治疗。住在王勤隔壁病房的48岁新密妇女张巧莲也是受益人。

长期以来,张巧莲都是家中惟一的“壮劳力”。“俺那口长期患病,家中上有90多岁的老奶奶,下有女儿在上学,平时地里活儿都是俺一个人干的。”张巧莲流着眼泪说,18岁的女儿已经辍学外出打工。

“孩子知道我的病,哭着对我说,‘没钱可以,但没妈不可以’。”张巧莲说,也就是因为女儿的这句话,本想放弃治疗的她才来到郑州看病。

“当得知市三院有这个项目,俺全家真是感激啊!”她激动地说。

据悉,截至目前,已有包括王勤、张巧莲在内的25位符合救助条件的双癌患者得到救助,其中4位已结束治疗,结账出院。

部分两癌患者基本能免费看病

市三院院长孙世龙介绍,近年来,我国妇女乳腺癌、宫颈癌发病率连年上升。2010年,郑州市把10万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列入市政府十大实事内容之一,有效提高了农村妇女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但在实施过程中,患病贫困妇女的治疗问题凸现出来,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严重。

为使社会各界爱心单位、爱心人士的慈心善举惠及这一弱势群体,“关爱女性”——“两癌”慈善救助活动由此展开。

据了解,该项目的救助对象为:郑州市范围内家庭贫困(持有低保证、低收入证或县乡村三级贫困证明)患乳腺癌或宫颈癌的妇女。由郑州慈善总会、郑州市妇女联合会确定贫困的“两癌”患者,在郑州市女性“两癌”慈善救助定点医院——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救治。

此次活动中,凡贫困“两癌”患者到定点救助医院治疗,其医疗费用经新农合、城镇医保报销后个人承担部分由项目资金予以救助,最高救助标准为:宫颈癌每人10000元,乳腺癌每人15000元,每人限救助一次。

“事实上,临床发现,通过该项目救助后,已经有很多患者基本不用自己拿钱治病了。”孙世龙说。

财务总监给项目账目打满分

项目开展情况如何?是否透明公开?郑州慈善总会监事会成员们对市三院的“慈善账目”认真地调阅察看。

孙世龙说,项目开展以来,医院开通了绿色通道,设置了专用病房,成立了专家团队,规范了服务流程,力争把这件好事做好。

治疗结束,患者需填写“双癌救助”审批单,加盖救助专用章,并持出院证到住院处办理出院手续。患者出院后,被救助病人申请表、病历、结账单据等资料全部整理归档。

监事会成员、郑州众兴置业有限公司财务总监郑丽表示,市三院的各类账目非常清楚,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等都很规范,财务账目透明清晰。

“我认为应该加大对这些项目的支持力度,对于女性的这种关爱和救助真是雪中送炭,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监事会成员、郑州华联商厦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淑云评价说。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