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的哥体验“打车难” 支招市民如何快速打上车 昨日, 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市客运管理处及媒体的一批特殊“的哥的姐”,开着100辆出租车走街串巷,换位体验出租车驾驶员的辛苦工作,而的哥的姐们则走上街头,体验市民打车难等问题,大家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晚报记者 李雪 通讯员 李羽/文 马健/图 交委主任开出租 一上午拉了5位乘客 上午9点18分,市交通委主任范强开车一上路,在陇海西路与永庆路口拉上了第一位男乘客,沿华山路向北到中原路向西,到交警二大队门前,乘客下车。 随后,他调头向东,在建设路与嵩山路交叉口附近,顺利地拉上第四名乘客,到河南宾馆下车。后半部分的体验遇上了解放路立交桥下桥处、文化路等拥堵路段,耗时较多,第五名乘客下车时,时针已指向11点20分。 “开过各种各样的车,今天是第一次开出租车!”对于这次开出租,范强“入戏颇深”:“按照‘的哥’的想法,自然要多拉快跑,特别是空车时既要安全行驶,还得不时搜寻路边招手打车的乘客,挺不容易的!” 他说,一上午共拉了5名乘客,毛收入53元钱,深感挣这钱很辛苦,“看来多开设一些出租车停靠站很有必要。” 的哥上街打车 “职业习惯”给司机找近路 的哥李裴是个老司机了,开出租已经有15个年头,昨天上午,他把自己的车“让”出去,让领导们也给自己“打半天工”。 跟李裴一个小组的其他7名司机被分在伏牛路和淮河路口打车。“选择这个路口的原因是因为这个路口社区多、公交车少,平时打车有难度。” 等了5分钟后,一辆空车驶过,李裴上车后,司机打算拐弯上工人路,被李裴制止了。 “咱走桐柏路、陇海路上嵩山路再走广场南路、兴华街,最后上中原路。这样最快还不堵车。”李裴熟练地给司机指路,“职业习惯吧,如果从工人路走京广路,现在京沙快速修路,通行速度缓慢,工人路虽是个单行,并不好走,走这两条路需要路过三所小学,学生正好放学,附近机关单位办事的车辆也多。” 18分钟后,李裴第一个到达火车站东广场,共花费16元,7.5公里,等待4分钟。和其他几个出发点相同的司机相比,李裴选择的路线是最快最省钱的。 那在哪打车最好打?李裴说:“我开空车时,哪儿的人多往哪开。所以我建议市民在打车时尽量往医院、商场、酒店等地方等车,或者在公交站牌等。” 但李裴提醒,在公交车站或者大路口打车时,应该注意几点,“公交站等车时,最好在离站牌有一点距离,不然很多司机为了避开公交车会看不到。大路口一定站在离路口50米以外,因为路口停车,不但要受交警处罚,还会被摄像头拍到。” 记者开出租 乘客当“导航” 开车对于我这个“老司机”来说不算难事。谁知道,真正上路后才发现跟想象中的不一样。 平时开车是自动挡,这回体验的是手动挡,一阵手忙脚乱后,在中原路工人路一个小伙子在路边招手上了车。 “您好,欢迎乘坐,您要去哪?”“二七广场。”小伙子说。 二七广场,顺着中原路走就行,没啥难度。走了一会儿我才想到,二七广场怎么停车啊,万一停错地方,不仅造成堵车还可能被罚。 小伙子主动说:“到时候你停在围挡边,我就是修地铁的,停哪儿我知道。” 下车后,顺着民主路到金博大门口,一对小夫妻上了车。“到城北路和城东路交叉口。” 因为家在北环、单位在西郊,对于乘客说的这个地点不熟悉,“对不起,我是新手,能给我说说怎么走吗?”夫妻俩很理解,一路给我当导航,前面向左、再向右,第二个路口再向右……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如今自己开的士却不知往哪开,首次当“的姐”有点惭愧。 政策出台 第一个出租车服务区明年8月投入使用 可以想象出租车司机365天每天近10个小时在方寸之地,如何辛苦,“遇上高峰时段,司机们经常吃饭吃不到点上,甚至上个厕所都是难事。”体验后市交通委副主任赵治业说。 范强说,今年,要启动规范的出租车服务区建设工作,建成四五个能提供热汤热水、如厕、找零、车辆维护等服务的出租车服务区。 “一个服务区可以解决出租车驾驶员的吃饭、如厕、梳洗、法律咨询、娱乐休闲等多方面需求。”赵治业说,目前第一个出租车服务区正在规划中,预计今年年底开建,明年8月就能投入使用。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