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慈善活动谱和谐 大爱善举暖人心 ——2011年郑州慈善工作综述(下) 用项目做慈善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打造慈善品牌项目 核心提示 难以忘记,2010年“郑州慈善日”中,郑州慈善总会首次提出要“靠项目做慈善”的理念,拿出1000万元和14家单位签约,共签订了20个慈善项目。 这20个慈善项目,也成为今年郑州慈善总会工作的重中之重。 “阳光慈善,温暖郑州”。2011年“郑州慈善日”活动,已正式拉开爱心大幕。 值得关注的是,郑州慈善总会明确表示,今年筹集的善款将用于27个慈善项目,有望惠及超过10万(人次)处于生活困境中的郑州市民。 “所有的善款都来之不易,它们中有些是企业的纯利润,有些是职工一天的工资,可以说都饱含了各界人士的辛勤汗水,作为接受爱心捐赠的慈善机构,我们更应当管好用好这些饱含大家爱心的善款。”郑州慈善总会会长武国瑞这样说。 晚报记者 裴蕾 文/图 用项目做慈善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拿出千万元 2011年重点开展20个慈善项目 在2010年的“郑州慈善日”上,郑州慈善总会首次提出要“靠项目做慈善”的理念,拿出了1000万元和14家单位签约,共签订了20个慈善项目,预计有10万人以上的群众将受益。 2011年,正是所有项目的实施之年。这20个项目的执行,也是2011年郑州慈善工作的重中之重。 这些项目进展情况如何?善款是否用到了“刀刃”上? 从9月6日起,郑州慈善监事会成员们主动“出击”,对所有项目逐个进行检查监督。让我们详细了解其中部分项目的进展情况: “心的呼唤”先心病救助项目,截至目前,郑州慈善总会投入该项目第一期10万元救助金已经全部用完,接受救助的11名患儿已全部康复出院。日前,郑州慈善总会又投入了20万元,该项目二期全面启动,我市贫困先心病患儿可以报名享受救助。 “爱的光芒”——聋人援助项目,郑州慈善总会资助35万元用于购买2000套闪光门铃,免费赠送给2000名我市家庭困难的聋人朋友。截至目前,2000套门铃已经安装完毕,为2000户聋人家庭送去了方便。 “公益技能培训”慈善项目,截至目前,已经有530人接受了培训。 “关爱女性”——“两癌”慈善救助项目,目前,已经有25位两癌患者得到了救助。 “牵手夕阳红”——关爱空巢老人项目,在春节和九九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来临之前购买慰问品;定期为老人体检,建立健康档案,提供保障服务;在节假日,安排义工上门帮做家务,与老人聊天、交流,在精神上予以慰藉。 广泛动员,打造慈善志愿者队伍 3000多名慈善志愿者进社区,上街头奉献爱心 9月3日,郑州慈善总会志愿者——郑州大学小白鸽志愿者服务队的百余人走向市内的饭店、百货商场、超市、火车站、医院等公共场所,投放了50个崭新的郑州慈善总会爱心募捐箱。 今后,还将继续投放上百个这样的爱心募捐箱,郑州慈善总会将监管募捐箱的使用和管理,增强公益筹款的参与性和透明度。 郑州大学小白鸽志愿者服务队的负责人郑州大学数学系09级学生陈韬说:“小白鸽目前有队员177人,常利用周末开展志愿活动。我们年轻人想通过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2011年,在我市,这样的慈善志愿者队伍正在日益壮大,目前规模已有3000多人。 我市的慈善志愿者服务队举行了系列活动:进社区——为社区内的老人义诊并发放慈善宣传页;进企业——对少儿白血病患者进行预防教育,进行慈善公益宣传,发放公益读本;进市区——搭建爱心平台,面向全市投放募捐箱;志愿者冒雨走上街头发放2011年“郑州慈善日”宣传单并协助交警指挥交通。 创新救助模式,打造慈善品牌项目 开辟新的救助模式“慈善周周行” 郑州慈善,已经走进困难群众的日常生活。 荥阳8岁女孩小林清是全家的希望,爱心回访小组叮嘱他们绝不能让孩子因贫困辍学……慈善周周行荥阳站的爱心回访中,在郑州市民的爱心捐助和郑州慈善总会的积极救助下,3户困难群众都收到了2000元的救助金。 这样的慈善周周行活动,今年已经走遍了郑州各县、市(区)和市区,帮助了众多的困难群众。 作为今年郑州慈善总会救助活动一大亮点,郑州慈善总会策划的“慈善周周行”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郑州慈善总会每周会同河南日报、郑州日报、郑州晚报记者走入了新密、登封、荥阳、中牟、新郑等地,走访、回访困难群众百余户,在郑州日报、郑州晚报刊登40余期专版,在郑州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频道每天播发一次。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报道后,社会反响强烈,很多市民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对于报纸上刊登出来的生活特别困难的群众予以帮助,此项目已成为郑州市民家喻户晓的慈善项目。 近年来,我市积极弘扬慈善文化,大力宣传慈善事业。 2011年以来,郑州慈善总会加强慈善宣传力度,通过动态报道、栏目专题等多种形式向省会媒体报送信息,宣传报道全市慈善活动,引导市民关注慈善、支持慈善、参与慈善,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郑州慈善总会先后在河南日报、大河报、郑州日报、郑州晚报、郑州电视台、郑州人民广播电台等省内媒体以多种形式发表了慈善活动稿件500多篇,被各大网络媒体转载千余次。长期设慈善专栏5个,累计100多期、慈善简报60余期,在全社会营造出了一种人人关心、人人参与慈善事业的良好舆论氛围。 中国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领域唯一国家级刊物——《社会福利》杂志在2011年第3期、第4期、第5期,由中华慈善总会指导、中慈国际交流中心主管的《大众慈善》杂志2011第5期、第9期分别对郑州慈善总会作出了报道,这些宣传报道不仅是对郑州慈善总会长期以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民生工作的肯定,也是我市慈善宣传工作的肯定。 广泛宣传 营造和谐社会氛围 传播慈善文化深远影响 提高全民慈善意识 关注10月16日“郑州慈善日” 今年募集的善款将这样花:开展27个具体慈善项目惠及困难群体 距离10月16日“郑州慈善日”的脚步越发临近,2011年郑州慈善日活动的大幕也已拉开。 今年的郑州慈善日活动的善款,具体如何捐赠? 郑州慈善总会会长武国瑞介绍说,捐赠将本着依法组织、广泛发动、坚持自愿、鼓励奉献的原则进行,鼓励全民行动,提倡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捐出相当于1天的经费开支或节约的经费;提倡各类企业捐赠1天的利润;提倡在职干部职工捐赠1天的经济收入;提倡无固定收入的城乡居民每人捐1元钱;提倡学生捐出1天的零花钱,鼓励企业、社会各界、个人以专项救助基金的形式进行慈善捐助。 “募捐善款将全部用于困难群体。”武国瑞承诺,活动募捐的善款在管理使用上将严格坚持公开、透明、公正的原则,通过媒体和慈善网站及时向社会公示捐赠及捐款使用情况,接受有关部门及全社会的监督。 募捐资金将主要用在安老、抚孤、助残、济困、助医、助学等6个方面,开展27个具体慈善活动。 ——安老方面,组织“牵手夕阳红”—关爱老人项目、安享晚年—暨慈善总会推动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临终关怀—老年病护理项目。 ——抚孤方面,组织“爱童行动”—关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救助项目、“助童成长”—未成年人流浪“类家庭”项目、孤残儿童家庭寄养项目。 ——助残方面,组织“慈善绿城大爱助行”-慈善助残项目、“圆梦行动”—盲人援助项目、“爱的光芒”—聋人援助项目、贫困家庭听障患儿慈善救助项目。 ——济困方面,组织“公益技能培训”项目、低保家庭“精神扶贫赠报济困”项目、贫困农村“慈善文化大院”项目、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救助活动。 ——助医方面,组织“关爱女性”—双癌救助项目、“脑瘫儿康复治疗”项目、“呵护心灵一路同行”—贫困精神病人救助项目、“脑中风筛查与防治”项目、“心的呼唤”—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救助项目、关注骨关节援助项目、冠心病筛查、诊治项目、“善行绿城”—大型慈善助医项目、关爱“最可爱的人”—慈善大病救助项目(驻郑部队官兵及家属大病救助)。 ——助学方面,组织“留守流动儿童之家”建设项目、“关爱贫困学子相伴健康成长”—青少年心理援助项目、“牵手工程”—困难大学生救助项目、农民工子女就学项目。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