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6版:时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授人以渔 为困难群众插上“致富翅膀”
“献身国防、固我长城”巡回演讲
鼓励大学生“携笔从戎”
纪念市青联成立60周年
市优秀政协委员“现身说法”鼓励青少年
西流湖公园南区进入招标阶段
全市104所幼儿园开工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授人以渔 为困难群众插上“致富翅膀”
——走进郑州慈善总会“公益技能培训”项目

家住京广路的陈亚红本是赋闲在家的家庭妇女,现在开了一个网店,月入近万元;家住中原区的杨正琳是一位单亲妈妈,之前生活非常贫困,现在是有中级资格的月嫂,月入4000多元;陈明红是一位前来郑州打工的农村姑娘,原来找不到工作,现在被几家幼儿园招去做面点师……

她们都是郑州慈善总会和郑州市总工会共同举办的“公益技能培训”项目的受益者。

故事:培训改变了她们的生活

杨正玲是中原区一位平凡的单亲妈妈,一直没有稳定的工作,靠打零工维持生活。女儿目前正在读高中,她肩上的担子非常沉重。

偶然的机会,在报纸上看到郑州慈善总会和总工会免费提供公益技能培训,杨正玲马上报名了。她说:“之前我也想参加一些培训,可是我没有多余的钱,也担心那些培训不够专业。”

杨正玲选择了月嫂培训,在一个月的技能培训中,杨正玲每天都早早地坐在教室第一排中间位置,认真做笔记,遇到不懂的,就询问老师,是一名典型的“乖学生”。

培训结束后,她通过了资格测试,取得了由劳动部门颁发的中级月嫂职称。“我取得资格后,马上就与一家家政公司签约,并且很快上岗。”

目前,一个月能拿到4300元工资的杨正玲非常开心:“我觉得生活一下子轻松了,这个培训改变了我的人生。”杨正玲表示,从业5年后,她还要考月嫂的高级职称,靠技能养活自己。

和杨正玲一样,几名经过培训并取得资格认证的市民纷纷表示,是培训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项目:530名贫困群众受益

今年年初,郑州慈善总会和郑州市总工会举办了 “公益技能培训”项目开班仪式。首批参加免费培训学员160余人,涉及中西式面点、计算机操作和月嫂育婴师等专业。

目前,共开办免费公益技能培训班13期,参加培训人员530人。其中已结业11期,参加培训的398人中考试合格326人, 157人通过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级151人、高级6人)。目前还有2期,132人正在接受培训。

郑州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主任李春临告诉记者:“我们以培训500名就业弱势群体为目标,从3月份开始每月开班2~3期。”为确保项目高标准完成,专门挑选一批职业道德好、专业水平高、责任心强的老师授课。教学内容主要选用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出版社出版的正规专业培训书籍。

“培训的最终目的是帮助社会上下岗失业、待业人员和农民工实现就业。”李春临说:“我们基本每月为学员举行一次招聘会帮助他们就业;多渠道向学员传达用工信息,对学员就业提供跟踪服务,为学员建立培训档案的同时,逐步建立相应的职介档案,确保他们不仅能够得到免费的技能培训,还能得到免费职介服务。”

展望:加大力度 惠及更多困难群众

郑州慈善总会监事会成员对此项目的进展情况啧啧称赞。

郑州慈善总会监事会成员、郑州众兴置业有限公司财务总监郑丽说:“我们看到,通过项目的实施,提升技能实现就业效果很明显,结业的学员有的已经创业、就业,有的凭借技能即将走上新的岗位。他们的家庭生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改善。这个项目真正的是授人以渔。”

监事会成员、郑州天方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主席郑静也表示:“通过项目的实施,提高受助群体综合素质,能有效推动社会和谐稳定。”

“做慈善,不仅仅是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更要从根源上帮助他们学习技能、找到工作。”市民政局副局长、郑州慈善总会副会长兼常务秘书长王万民表示,通过项目培训,良好的社会效应已经初步显现,接下来,郑州慈善总会还将加大投入,让更多的困难群众学得一技之长,改善生活。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