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6版:时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14万河南人周末赶考自学考试
市政工程质量咋监督?
全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领导干部赴京培训
再过五年,生活啥样?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我省印发“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
再过五年,生活啥样?
五年后,力争实现有减灾实效的地震预报

A

学校成抗震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

□晚报记者 裴蕾

本报讯 昨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河南省“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对未来五年我省防震减灾工作作出全面安排部署。

关键词 24小时

我省“十二五”时期防震减灾工作的发展目标为:全省城乡建筑、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能抗御相当于当地地震基本烈度的地震,防震减灾综合能力明显提升。

五年后,我省位于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省辖市都将建立比较完善的抗震救援队伍体系,破坏性地震发生后,2小时内救援队伍能赶赴灾区开展救援,24小时内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安置等。

关键词 终身负责制

规划中提出,将在我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先行推进防震减灾能力评价指标试点工作。向全社会公开重点监视防御区,明确该区各级政府的责任目标,按照要求开展能力评价,纳入政府年度考核范围。

发生地震,房屋的抗震能力如何做到最好?我省规定,将重大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基本建设联审联批程序,作为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的必要内容。同时,将加强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实行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质量终身负责制。

关键词 建筑安全

为强化预测预报,我省将在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中原城市群和监测能力薄弱地区加密建设测震台、烈度速报台、应力应变、地磁等综合观测系统,同时,坚持专业队伍和群测群防相结合,力争实现有减灾实效的地震预报。

值得关注的是,按照“地上结实”的要求,我省将开展城市建(构)筑物特别是人员密集场所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建设工程、生命线工程的抗震性能普查鉴定和加固改造。深入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严格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真正把学校建成抗震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场所。积极推进地震安全农居工程,在位于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高烈度区域的91个县(市、区)建设农村地震安全服务站和抗震农居示范房。

关键词 重点项目

根据部署,今后五年,我省将开展地震背景场探测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地震监测台网建设和城市地震安全基础工程探测。

其中,地震监测台网建设,将全面提升地震监测服务防震减灾的能力,全省地震监测能力达到2.0级,10分钟内完成地震速报,震中定位精度5~10千米。全省20分钟内完成地震烈度速报,为地震预警、地震紧急处置以及地震应急救援和灾后重建服务。

相关内容:我省地震灾害背景

我省是地震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省内分布着太行山前断裂带、聊兰断裂带、华北断块南缘断裂带、秦岭北麓断裂带等一系列活动构造带,具有发生6级以上地震的构造背景。根据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划分结果,全国24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中有2个涉及我省。

B

我市出台“十二五”电子政务建设发展规划

将ZZIC打造成全国网络问政名牌

网络问政、网上审批,访问政府网站手机就行

想象一下,今后我们只需轻点鼠标,就可在网上办理各类证件、缴纳税款、进行就业培训、办理社保……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政府会逐步演变成“电子政府”,运作会更加公开透明,资源利用更充分、更合理,办事效率更高, 管理成本更低。

昨日,市政府出台《郑州市十二五电子政务建设发展规划》,绘就未来5年我市电子政务发展蓝图。到2015年,我市计划实现电子政务总体建设与应用水平进入全国先进城市行列的目标。晚报记者 孙娟

服务更便民

关键词 市民卡

市民卡(一卡通)项目自2008年实施以来,总体框架设计已经完成,技术标准已经建立,卡形式规划、卡空间规划、卡业务规划、卡应用规划、软硬件平台规划已完成,发卡的条件已具备,下一步将着力推进涵盖个人身份信息,搭载小额支付、公共交通等功能的管理应用服务平台和清分清算系统建设。

关键词 网络问政

推动市媒体网络事项督办中心(ZZIC)平台建设,建立郑州市媒体网络事项督办新模式,把该中心打造成为高效务实,贴近百姓的全国网络问政知名品牌。

该平台将进一步提升媒体网络舆情信息搜集能力,进一步加强督查督办能力,建设全市统一协同高效的媒体网络事项督办平台。实现互联网、手机多种渠道参与,将郑州市媒体网络事项督办中心(ZZIC)建设成为全市公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重要渠道。

关键词 网上审批

建立网上“联审联批”机制,推进一站式服务、场景式服务、全流程服务,70%的行政许可实现在线办理。实现较为完善的网上行政审批、行政征收、行政处罚以及公共资源交易和电子监察系统。完成实时监控、预警纠错、绩效评估、统计分析、投诉处理及信息服务等功能。

关键词 门户网站

以政府门户网站为统一接入口,建立规范的一站式的通用办公及网站群为出发点,引导政府网站群向智能化服务型方向发展,统一发布后台、统一用户管理、统一目录体系、统一办事受理与查询服务、统一服务投诉、统一安全监控、统一技术支撑等,加快办公系统和政府网站协同建设步伐,实现资源互通共享。

同时,扩展政府门户网站及政府网站群的3G应用,提高政府网站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的访问量,方便市民获取各类政务信息。

政府更高效

关键词 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

今后,我市将建设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体系,建设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打造跨部门的电子政务数据中心和业务协同办公平台,完善覆盖县(市、区)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在该平台下,机关事业单位普遍实现办公业务网络化和公文处理电子化,市级以上行政机关全面实现公文交换电子化并建成无线办公系统。

关键词 云计算

积极探索建设郑州市政务云,把分散的设备和资源通过网络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向用户提供按需服务,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郑州市电子政务领域广泛应用。为此,我市将积极协调对接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在郑州设立分所,吸纳外部高端人才。

关键词 基础数据库

基础数据库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平台,为城市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为此,我市将在五年内建立和完善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人口、宏观经济、企业信息、政策法规等基础数据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分享机制,搭建全市统一的信息资源管理服务平台,充分满足市本级、各县(市、区)、各部门、各基层单位在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需求,实现社会公众与政府管理之间有效的沟通与互动。

C

“十二五末”将建100个名师工作室

□郑州晚报 董艳竹

本报讯 昨日,郑州市教育局消息,到“十二五”末,郑州市计划建设100个市级名师工作室、50个市级名师网络工作室,并公布了《郑州市名师工作室建设管理实施意见》,对郑州市名师的培养作出了具体安排。

名师工作室分两批建设,首批计划建设50个市级名师工作室、20个市级名师网络工作室。名师工作室除要求硬件设施达标,还要求配备特聘导师、主持人助理、研修学员以配合工作室主持人的工作。郑州市教育局希望通过名师工作室,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建立起优秀教师培养长效机制。

“十二五”末,要完成对1000名左右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任务。同时,加强对100所左右学校相关学科的定向业务指导,使其教育教学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有大幅度提高。

名师工作室的建设方面,所在学校要制订名师培养实施方案,除应该具备一定的教师教学能力外,还须为名师工作室提供独立的工作场所(面积原则上不少于30平方米),并按12人配备必要的通信设施、网络、办公设备等具体要求。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