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中原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河南省
报纸新闻
名专栏
再“绿色”的食盐也是氯化钠
购期房者应享受降价优惠
话题:住建部正调研修改公积金条例
宜居城市从“如厕工程”开始
广告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宜居城市从“如厕工程”开始
来这个城市 旅游可真方便呀!

□苑广阔(广西)

据近日媒体报道,济南向全市出租车司机发放公厕地图,重庆免费开放全市所有公厕,两个城市都围绕着市民和游客的如厕问题做文章,令人欣慰,值得肯定。毫无疑问,随着城市规模的一再扩大,道路越修越宽,广场越建越大,楼房越盖越高,但是市民和游客的“如厕难”问题,却成为多数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短板,可谓是小问题带来大痛苦,甚至直接影响到了一个城市的宜居程度,影响到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幸福感。

总体来说,目前城市存在“如厕难”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免费厕所数量太少,太难找;二是现有厕所男女蹲位比例不合理,结果因为男女生理结构的不同而导致如厕问题上的“重男轻女”现象。对于第一个问题,首先需要城市管理者改变旧有的观念,从民生的角度来重新考量城市公厕的定位。以往很多人都觉得城市公厕属于登不上大雅之堂的场所,而且又不能直接创造经济效益,所以就不重视,不但导致数量上的不足,即使勉强建了厕所,也多选择在位置偏僻、一般人难以找到的地方。

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是需要政府投资建设更多的公厕,而且要把位置尽量选择在人流量大、繁华的地段;二是进一步推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现有内部厕所向公众开放,从服务少数人的“私厕”转化为服务所有人的“公厕”,这等于是充分利用闲置资源,客观上还改善了政府机关单位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对于现在公厕男女蹲位比例不合理的问题,则需要进行适当地调整,不但要在以后新建的公厕中把男女厕所蹲位调整到合理的比例,而且要对现有的公厕进行扩建和改造,以增加女厕蹲位的数量,解决如厕上的“性别歧视”。

城市要规模,要漂亮,要富足,但更要宜居,只有宜居的城市才会给原住市民和外地游客带来便利和幸福感。以前城市管理者提出打造“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等,现在也应该考虑打造一下“如厕工程”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