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提供线索的读者拨通电话 把晚报的报道一点点读给“后妈”听 电话两头 昨日,晚报以《后妈》为题,报道了侯寨乡张仙村刘喜荣的事迹,这位以“后妈”身份抚养、照料曾经是植物人继子的农村妇女,征服了了解她的人,还有许许多多的读者。 一位网友留言:“做妈妈不容易,做后妈更更难,刘喜荣给中国的妈妈做出了榜样。” 晚报记者 汪永森/文 廖谦/图 读着报道,电话两头的人都哭了 昨日一早,打开电脑登录QQ,腾讯大豫网弹出一则新闻,刘喜荣与李鹏轻吻的图片,映入刘志英眼帘。 这条新闻线索,就是她向晚报提供的。 她兴奋地点开新闻,刘喜荣的事迹一点点显现,这个她熟悉的人、曾经感动她的事迹,再一次让她落泪。 刘志英拨通了刘喜荣家里的电话,她把稿子一点点地念给昔日同窗听。 电话两头,两个女人一人哽咽着读,一人低低地哭。 一篇长长的报道读完,两人不知道再说点什么。 “刘喜荣哭了,我也哭了,这么多年了,她压力很大,我们很感动,谢谢你们。”刘志英说。 下午4点多,刘喜荣告诉晚报记者,邻居把晚报拿到她家,她和丈夫再一次落泪。 刘喜荣说,李鹏虽然身体强壮,脑子还处于混沌状态,他们希望尽快让儿子重新获得思维的能力。 她的丈夫李国法感谢读者的理解和支持,他们要坚持下去,尽快给李鹏攒够继续治疗的费用。 “继续手术需要5万多,欠银行的助学贷款,我们都要凑,都会还。”李国法说。 网友:“刘喜荣给中国的妈妈做出了榜样” 郑州晚报热线QQ群里,几名网友直接通过QQ找到记者,述说自己的感动。 远在湖南的河南籍网友“缺月挂疏桐”说:“把我看哭了,感动人间的真情,希望大家能够帮助这样的好人。” 腾讯大豫网、新浪河南及多家亲子论坛转载这篇报道,300多名网友发表评论。 “云深处”:“好感动孩子有这样的妈妈守护着,这位妈妈这样伟大。” “云龙”:“做妈妈不容易,做后妈更难,刘喜荣给中国的妈妈做出了榜样。” “沉默是金”:“这样的好人可以做全国道德模范人物!” “风之羽”:“我的母亲也是后妈,这么多年下来,我早已忘记她不是亲妈。我妈坚持照顾我父亲,让我在外地学习工作,我结婚的时候她借钱给我办婚礼……看到这篇文章,我哭了,因为我也有一个这样的好妈妈。” 丽影古往今来:“提起‘后妈’两个字,无不与‘恶毒’、‘残忍’等字眼联系在一起,刘喜荣这位后妈却是与善良、仁慈联系在一起,她是位伟大的母亲。” 脑子里都是迩:“我看了,很感动。我也是一个后妈,可我比她幸福,我的儿子很听话,也很乖。知道我们的人都说我们比亲母子还要亲。” 杯酒人生:“这是发生在我身边不远的事,都是事实,原来没想那么多,只是感觉这一家人很不容易,很难得!现在再看,真的让人很感动!还好,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善良、坚韧、伟大,在这一对农民夫妇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诠释,不多说了,祝好人一生平安!” 雪中飘:“很久没有感动过了,但是看了这篇报道,真有种想哭的冲动。人间自有真情在,为不亲的妈感动,为不亲的儿子感动,为那些慷慨解囊的乡里乡亲感动。”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