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0版:公交 上一版3  4下一版
“每一次坐公交,我都能看见有人让座”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每天坐公交车上下班的小张说:
“每一次坐公交,我都能看见有人让座”
市民排队上车、文明乘车。

“您好,欢迎乘车!”昨天上午9点,郑东新区会展中心,公交四公司206路文明车长叶宾朋一如既往站在驾驶座边向每一位上车的乘客微笑致意。

9点20分,在未来路纬五路站,上来3位老人。叶宾朋按起了宣传报站器,车厢内响起“请您为老幼病残孕让座”的温馨提示语,立即有一男二女3位乘客站了起来,招呼这3位老人坐下。

在郑州公交总公司的几千辆公交车上,这一幕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文明乘车,已经成为郑州市民自然而然的习惯。

晚报记者 邢进

见习记者 何涛/文

晚报记者 廖谦/图

排队井然有序,让座随处可见

体验

昨天,我们在兴华街、陇海路、中原路、京广路,紫荆山路等处公交站点看到,只要公交车进站,绝大多数乘客都在公交站台排队上车,一窝蜂往车上挤的现象几乎消失殆尽。

在BRT(快速公交)站内,公交车停靠前,乘客按顺序排起了长队,没有一个乘客擅自插队,井然有序。

在嵩山路陇海路口,我们坐上了1路公交车,一路发现,每当有老人和抱小孩的乘客上车,车上的乘客都会主动让座。

当车辆行驶到陇海路路寨站时,一位老人上车,一位年轻女乘客主动站起来给老人让座。“就坐两站,我就到了,还是你坐吧。”老人婉言拒绝。然而,年轻女子再次让座,好意难却,老人最终还是坐下了。

在公交车上,年轻人主动给老人让座的现象时时发生,随处可见。

乘客小张说,她每天上下班都要坐公交车,“在咱郑州的公交车上,每一次乘车我都能看见让座”。

在K9路公交车上,我们注意到,车辆行驶至红专路站时,上来一位老人,虽有一个空位,但老人家却拒绝了,他说:“很快就到了,让更需要的乘客就座。”

在一日体验中,我们先后乘坐了1、23、44、46、K9路等公交车,车内干净卫生整洁,大声说话、随意往窗外丢东西、随地吐痰等不文明现象基本绝迹,众多乘客将手中的垃圾自觉放入车上的垃圾桶里。

在46路公交车上,一位乘客吃完手中的食物后,把垃圾用塑料袋装好,在下车时随手扔进了车上的垃圾桶里。

创建文明交通站点党员奉献日

措施

郑州市民文明乘车的习惯,与郑州公交多年来的大力倡导密不可分。

从今年4月份开始,郑州市公交总公司在全司党组织和共产党员中开展了“创建文明交通站点党员奉献日”活动,要求全公司党员、积极分子,每周开展一天党员奉献日活动。

在党员奉献日活动当天,党员、积极分子都要分别到指定的公交站台、站点佩戴党员标志、绶带、小红帽、摆放奉献日活动标志牌和小分队旗帜开展宣传活动,将维持站点秩序,引导公交车辆安全进站作为重点。

同时,向广大乘客宣传照顾特殊乘客优先乘车,保持公交站点环境卫生,不随意吐痰、乱扔杂物,以及在站台上乘车、按序排队乘车等文明乘车行为。

文明乘车的习惯从娃娃抓起

活动

文明乘车的习惯,从娃娃抓起,为让幼儿园的小朋友亲身感受公交的变化,更多地了解公交,10月26日上午,河南公交豫龙旅游汽车有限公司组织启元国际双语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来到位于石化路的公交场站,举办“快乐宝宝看公交”互动实践活动,小朋友到车上学习安全文明乘车知识。

公交豫龙公司的员工们与小朋友们进行了各种互动问答。

“我们为什么要乘坐公交车?”

“因为环保、低碳,空气好。”

“坐公交车的时候应该从哪里上车、哪里下车?上车后应该怎么坐?”

“要排队乘车,前门上,后门下,上车看到座位要坐下,没有座位要抓紧扶手,不要把手伸到车窗外,在车上不能打闹。”

通过一下午的交流和互动,孩子们对这样的问题已经了然于心。

排队乘车示意图引导乘客乘车

推广

今年5月份,郑州市公交总公司逐步推行公交车辆标牌、标志统一规范。

统一的标牌标志具体包括:公交车辆的线路标牌、自编号、腰牌、车辆方向标志、严禁“三品上车”警示标语、车辆宣传标语、线路站序表、乘车规则及车厢提示语、车长工号牌、钱箱宣传标语、特殊人群座椅等相关信息的规格、字体大小、颜色、张贴位置的统一规范和标准,且针对不同车型也将进行统一要求。

此外,郑州市公交总公司在部分公交线路的公交车首站上客点画出排队乘车示意图,引导乘客养成排队乘车的良好习惯。

从文明乘车到文明出行

外地一位朋友来郑州,一路在公交车上见到不少人为老人、孕妇、抱孩子的让座,感到很惊奇。同行的一位郑州朋友“呵呵”一笑:如果有统计的话,郑州的让座率在全国应该也是排名靠前。

这样的话,相信不少人也有同感。公交车是城市文明的窗口,在这一点上,郑州人,尤其是那些劳累了一天搭乘公交车回家,见到老人上车也会毫不犹豫让座的年轻人,尤为让人赞许。他们的所作所为,已成为文明郑州的一道灵动而鲜活的风景。

得益于郑州市公交总公司举办的“创建文明交通站点党员奉献日”等活动,现如今,在郑州几乎每一辆公交车上,保持公交站点环境卫生,不随意吐痰、乱扔杂物,有序乘车等文明乘车行为,已蔚然成风,并潜移默化为很多人的习惯。

这样的习惯,应该蔓延和扩大到文明出行的方方面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郑州全市常住人口为8626505人;来自郑州市车管所的消息称,截至今年10月12日,郑州机动车保有量达到1775508辆,其中市区850704辆。可以想见,在更多的规范引导下,如果所有行人都能遵守交通规则、如果车主们都不再是“路怒族”,都能像在公交车上让座一样“礼让三先”,都能够守法驾驶、文明出行,交通阵痛期的郑州,是不是会变得更畅通一些?

晚报评论员 李记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