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热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600路公交车上
有个招领贴
20年,画了12幅郑州美景
让我们能像鸟儿一样俯瞰这座城市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网友“粉浆面条”发帖
20年,画了12幅郑州美景
让我们能像鸟儿一样俯瞰这座城市
他想坐飞机航拍郑东新区
画个全景图

20年,画了12幅郑州美景

让我们能像鸟儿一样俯瞰这座城市

他想坐飞机航拍郑东新区

画个全景图

昨日,网友“粉浆面条”发的帖子成为众网友关注的焦点。作者的开篇语是:像鸟儿一样俯瞰这座城市,你会被她的沧桑巨变而深深感动……

这句诗一样的语言之后,便是巨幅钢笔画长卷《郑州掠影》,二七广场、河南博物院、炎黄二帝广场、国际会展中心等12处地标性建筑栩栩如生,尽显其中。画面中鳞次栉比的建筑群像一道道美丽凝固的音符,形象地展示着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的厚重历史和沧桑巨变。

帖子一出,立刻引起网友热议。

网友“戴建筑师”说,这是钢笔画吗?

网友“pdslg”说,钢笔画画到这份上,跟照片也就没大的区别了,呵呵。

网友“陇海路”说:难得有心人!

…… ……

晚报记者 张翼飞 见习记者 何涛 文/图

20年钢笔画,绘成郑州掠影

经过一番搜寻,我们终于和网名“粉浆面条”魏慧广取得了联系,并来到他的家中了解巨幅钢笔画长卷《郑州掠影》的创作过程。

魏慧广,今年59岁,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专业,学的是油画。分到省会一家企业工作后,他却逐渐迷上了钢笔画。

“全国画钢笔画的人不多,画得好的更少,也就10来个人比较出众。”魏慧广介绍,钢笔画作画前要成竹在胸,一笔错了,就不好弥补,往往要废掉重来。而且一旦投入创作,要一气呵成,连续作画10小时以上是常有的事。为此,魏慧广的视力下降很大,颈椎和腰椎更是落下了病根。

而普通的郑州市民则从图画中感受到熟悉的生活,找回了儿时的记忆。

1992年初,他完成第一幅钢笔画长卷《绿城新姿》,8.8米长的画卷上留下了当时几乎所有的郑州标志性建筑物。

2006年他又完成第二幅长卷《华夏摇篮绚丽河南》,102米的长度收入河南大好风光,被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

完成这两幅长卷之后,魏慧广身心憔悴。但他没有因此搁笔,一段时间的调整之后,他开始创作“中原长卷三部曲”的最后一幅,这又是一幅大作品。

去年3月,经过两年的时间,钢笔画长卷三部曲收官之作——《郑州掠影》完成,整个画作是在一张张铜版纸上创作的,连接起来长达12米,共有12幅作品组成,包括了二七广场、四桥一路、会展中心、郑州市火车站西出站口等12处新老标志性建筑。

让市民从图画中找回儿时记忆

“创作之初只是出于对这座城市的熟悉和热爱,但把这些年间的作品进行对照,我发现,不经意之间,竟记录了郑州的沧桑巨变!”

谈话间,魏慧广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取出了自己的第一幅钢笔画长卷《绿城新姿》,他的爱人用干毛巾将地面仔细地擦了一遍,然后把长卷慢慢舒展开来。

这幅完成于1992年初的作品,8.8米长,上面留下了二七纪念塔、亚细亚商场、华联商厦、中原大厦、友谊商厦等19座标志性建筑,每座建筑都经过了精心的选择。其中的一些建筑,如今已不复存在。看到这些作品,熟悉郑州的市民能通过这些建筑找回儿时的记忆,找回青春时代的城市梦想。

在他的博客中,详细描述了自己呕心沥血的创作经历:

“2006年《华夏摇篮绚丽河南》完成之后,稍作休整,我就开始做《郑州·掠影》的前期准备工作,但人算不如天算,一场急性胰腺炎的疾病敲碎了我的创作构想。经过一年多的治疗休养,我又开始奔波在郑州的大街小巷、攀爬在郑州的楼宇之间。在病痛最厉害的日子里,我曾多次向陪护在医院的老伴保证,病好后,咱再也不画钢笔画了,这活儿太伤身体啦……可现在,给老伴的保证,我早忘了!”

新作《郑州掠影》,12个地标性建筑的鸟瞰图跃然纸上,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这些建筑就在我们身边,时时可以看到;陌生的是,从这个角度看郑州,还不多见。

魏慧广说:这次正好画了12幅作品,要是有人愿意合作的话,可以做成挂历,这样的挂历既美观又能宣传郑州,钢笔画特殊的表现风格,我觉得比其他的挂历看着要舒服。我们也觉得这确实是个很好的想法。

画下新东新区是个心愿

魏慧广告诉我们,他有一个新的计划,想画一个郑州东区的全景图。但是画钢笔画要先拍照取景,要想拍下郑东新区的浩大美景只能通过航拍,因此取景很困难,他没有这个条件。他希望通过晚报表达心声,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沟通协调一下,让他有机会能够随飞机上天取景,早日完成这个作品,用手中的画笔为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