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中原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问责到位是最好的“官德轮训”
“圆梦计划”用心良苦 理当支持
话题:净化微博是为了更好地使用微博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问责到位是最好的“官德轮训”

□刘义昆(武汉)

国家公务员局近日发布《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十二五”期间,国内全体公务员将进行职业道德轮训,培训时间不少于6学时。职业道德培训包括基础知识、四大专题以及典型案例三大部分。基础知识中包括中国古代如何加强“官德”修养的内容。

(11月2日《新京报》)

有网友说:“公务员道德是监督出来的不是培训出的!”这话很有道理,这些年,各种反腐倡廉的措施层出不穷,譬如“短信反腐”、“扑克反腐”、“抄书反腐”、“廉政承诺书”等……这些反腐倡廉大多停留在自律与道德层面。是的,公务员们其实从来不缺乏职业道德培训。遗憾的是,由于监督缺位,很容易闹出“台上讲腐败,台下搞腐败”的笑话。

专家认为,中国特色的预防腐败一方面要“注重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是传统”,另一方面要“依靠制度预防腐败从政策性措施推进到体制机制建设”。是的,我们的领导干部从来不缺乏自律与道德的教育,缺少的正是来自体制机制层面上的“他律”。而反腐现实已经表明,传统上的道德教化,已经难以遏制腐败的蔓延。

这些年,“情妇反腐”、“微博反腐”之类的新闻层出不穷。这表明,在有些地方法律法规形同虚设,反腐倡廉的渠道并不通畅。在这样的背景下,倘若不在“推进到体制机制建设”上作出努力,仍乐此不疲地停留在道德防腐这样的肤浅层面,很容易引来公众反感。是的,道德反腐的传统不能丢,但固守“传统”不求创新,同样也是不作为懒作为的表现。

反腐倡廉的高级手段很多。譬如,打造阳光政府。温家宝总理曾提出,“要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倘若官员财产能够得到公示、政府财政预算能得到充分公开;倘若权力能在阳光下运行,领导干部恐怕会自觉地将“他律”变成“自律”;倘若公民的监督权、批评权、建议权能够得到保障,公务员们自然会“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说到“官德轮训”,依法行政恐怕是最好的方式。官员腐败了,受贿者要问责到位,行贿者也不能逍遥法外;倘若官员不懂法,身边的同事被判刑,他自然也就懂了;倘若官员不作为乱作为,要按照规定问责到位;倘若官员不诚信,问责制度要他的不诚信付出代价……可以看出,“不少于6学时”的职业道德轮训,并不是长久之计;而一次次的反腐到位与问责到底,则会在公务员心中留下深刻印记。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