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地产视野 上一版3  4下一版
二三线城市写字楼 迎来崛起时代?
主动出击,方能避免陷入资金困局
建业·总部港举办2011传奇夜暨中原时尚名流荟
中国小城镇
即将迎来全新发展机遇
市场低迷期
外地旅游地产热衷到郑抢客源
鄂尔多斯集团
旗下一房企身陷“高利贷”危局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主动出击,方能避免陷入资金困局

楼市新观察

新闻背景

如果说之前,市场上出现的些许优惠,还能以“真降”抑或“假摔”来进行质疑的话,近日,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均出现了多个项目大幅促销,甚至引发业主维权事件则是实实在在的降价。

尤其是标杆房企,如万科、龙湖、中海等房企的表现,被业内誉为拉开了市场发生转向的序幕。这是因为在一定意义上,它们的资金状况还算不上艰难,只是对市场形势有了相对理性的研判,采取了“抢跑”战略,为安全过冬做好充分的准备。 晚报记者 王亚平

有数据为证,今年前9月,万科累计实现销售面积841.2万平方米,销售金额970.8亿元,同比分别上升39.9%和35.9%。而龙湖地产今年1~9月,其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282.5亿元,按年增长50.9%,成为前三季度业绩最好的上市房企之一。

回想2008年,在其他房企都按兵不动时,万科率先采取了“抢跑”战略,主动优惠,项目得以热销,快速回笼资金,为后续发展蓄势。

如今,越来越多的品牌房企渐渐学会了“主动出击”,心态发生了质的变化。在郑州,近期多个项目加入了优惠大军,其中不乏原本销售状态良好的企业,一边开发新项目,一边对老项目做出让利优惠,甚至为了避免引起老业主的不满情绪,采取变相降价的方式,“如果等到资金十分紧张的时候再作价格调整,恐怕就无济于事了。”

然而有个别房企,为了保证资金链的正常运转,不惜趟民间高利贷的浑水,殊不知,这并非良策,一旦销售不如预期规划,不但会加剧资金困境,还可能断送一个企业的未来,被誉为房企的“慢性毒药”,目前已经连续拖垮多家中小房企。

综观市场上的烂尾楼、企业被吞并者大都是因为曾经对行业发展缺乏理智应对、盲目扩张。

眼下,房地产调控政策无放松之信号,短期内楼市转向也几乎无可能,渐入寒冬是大势所趋。与其借贷豪赌市场预期,盲目幻想政府救市,不如顺势而为,在大局既定的情况下,降价求量,为企业的长久发展积蓄实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