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热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有个戴棒球帽的
在小区里转
专偷当天的报纸
“摊主回家吃饭”
“买馍请把钱放进箱子里”
“谢谢合作”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黄河路姚寨路口天一大厦附近
卖馍摊儿贴了张纸,写了几行字
“摊主回家吃饭”
“买馍请把钱放进箱子里”
“谢谢合作”
摆摊儿的张奶奶这样做生意5年了

黄河路姚寨路口天一大厦附近

卖馍摊儿贴了张纸,写了几行字

“摊主回家吃饭”

“买馍请把钱放进箱子里”

“谢谢合作”

微爆料

昨日下午3点,“微探店”发微博:午后一乐,中午路过一无人小摊位,赫然写着:摊主回家吃饭,买馍请自觉把钱放到箱子里。

微博上还发了一张图片,围观的网友留言称赞。

Susie呀:很单纯的摊主,一切全凭自觉啦。

April喜洋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很可贵,郑州好样的。

灿烂珊:嗯嗯,感动。

卖到中午一点半

老人回家吃饭休息

按图索骥,昨天下午5点多,在黄河路姚寨路口天一大厦附近一个家属院门口,我找到这个卖馍的摊位。

微博上说的情况属实,白色的泡沫塑料售馍箱上,贴着一张白纸,上面打印着一行黑字:摊主回家吃饭,买馍请把钱放到箱子里,谢谢合作!

据了解,附近居民中午买馒头,都是自己拿馍自觉付款。这个做法已延续5年多了。

卖馍的是老奶奶张景珍,今年77岁。

老人说,她每天进六七十袋馍,中午的时候卖到一点半,然后回家吃饭休息。这馍箱就放在外面,谁来买馍就拿,然后把钱放到箱子里,全凭自觉。到下午4点左右,她会出来卖馍,因为傍晚时分买馍的人多,需要有人服务。

邻居:谁要是拿了不给钱那是缺德

问起中午“无人售馍”的起源,张奶奶说,5年前,邻居看自己年纪大了,容易犯困,害怕累着,就用纸写了个条贴在馍箱上,试了几天,效果还真不错。后来那张手写的纸烂掉了,她儿子重新做了一个贴在上面,不知不觉坚持到现在。

有没有人拿馍不给钱?

张奶奶笑了:“这么多年了,很少有人拿完馍不放钱,大伙儿都能遵守那个提醒。再说,一袋馍才值几个钱,我在门口卖馍,也不是为了挣钱,这样做,一是方便邻居,二是不想闲着,在这儿跟大家玩呢。”

老人还说:“我就在这个家属院住,附近的人都认识,有些人出门没带钱,拿完馍忘给钱,后来想起来都送过来,卖馍基本没差过钱儿。”

邻居胡女士在旁边作了证明:“我们是街坊,关系非常好,大家没事就在她摊子旁边聊聊天,打打牌,平常要是没事了也帮她看看摊子。这一袋馍就挣一毛钱,谁要是拿了不给钱那是缺德啊!我们都是自觉给钱,有的还多给呢。”

□晚报记者 张翼飞 见习记者 何涛 文/图

读一送一

写完这条新闻,我搜了搜,国内好些地方有好多无人看守的摊,比如无人售报点、自动售货箱等,它们的命运如何?能坚守下去吗?

无人看守的摊儿 引领更多的人走向诚信

贵州都匀无人售报点

一直在亏本,依旧在坚持

今年3月1日,《贵州都市报》发了一条新闻:2月27日,正在召开的政协黔南州十届五次会议分组讨论会上,都匀市街头的一个无人售报点成为政协委员们热议的话题。这个小小的无人售报点,为什么能在亏本的情况下坚守,“因为它在引领更多的人走向诚信。”

每天清晨7点半,都匀市石板街坡顶上,一个女青年或一个中年男子总会定时出现。

他们将当天的《贵州都市报》等报纸折叠好后,码放在路边便离开了。过往的市民如果买报纸,只需要按照标注的定价往旁边一个纸质的皮鞋盒里丢钱就可以将报纸拿走。皮鞋盒里还备有零钱,读者可以自己找零。

售报点的女主人叫宋继云,个子不高,脸上随时挂着笑容。她的丈夫杨兴友是个资深“老报童”。

“3年来,这个点基本上都是亏着走的。有时候报纸卖光了,但是钱不对数。”宋继云笑眯眯地说,“可能是有些市民匆忙了,忘记丢钱了吧!”

既然一直亏,为什么还要办下去呢?

宋继云说:“虽然亏着走,但是我们相信会好起来的。诚信的人毕竟是多数,再说,我们在这里办了3年的无人售报点了,要真的不办了,还有点舍不得。只要不亏得很老火,我们还是要继续办下去。”

分组讨论中,黔南州政协委员韦毓章说:“一个小小的无人售报点,能在亏本的情况下,仍然坚守这一份信念,不容易。希望更多的政协委员关注诚信社会的建设。”

重庆“山寨自动售货机”无人看管

1年来仅失窃1次

2008年12月7日,《重庆晚报》报道一个新闻:近日,市民在临江门重百超市入口处的一家面摊吃面时,发现不远处有个“山寨版”自动售货箱,钱和货物都摆放在一木桌上,任顾客自己取货、付款。

记者随后找到这个“自动售货箱”。这是一个简易的小木箱,其一半用纸板盖着,木箱内的零散纸币可随意取出,共有18张一元纸币和1张五元纸币。纸板上又竖放着另一块写着“买纸巾,请放入一元纸币进此盒内,谢谢合作”字样的纸板。小木箱旁整齐堆放着40余包纸巾、近50个打火机,单价均为1元。除了货物和钱放在一方形桌上,旁边不见售货员。

附近面店老板说,“自动售货箱”是擦皮鞋的方海波摆的,“从早摆到黑。有事不在的时候,他就晚上来收。”

“大家都很自觉,木箱放了一年多,只发生过一次失窃。”64岁的方海波,多年靠擦皮鞋为生,“主要是我擦皮鞋很忙,腾不出手来”。

刚开始时方海波也有点担心,遇到大额的现金,如十元、二十元等,他还是会赶紧收起来,“大概半年后,我就完全撒手不管了”。

市民吴女士认为,老方的“成功”不是因为市民素质高,而是附近的“眼线”多,“如果是在流动的站台附近,老板肯定早就亏完了”。

同时,她还认为,木箱的现金面额都较小,也是少有人顺手牵羊的重要原因,“要是有几张五十元或一百元的,结局怎样就不好说了”。

(注:这个报道距今已有近3年,不知道老方坚持下来没有?)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