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9版:国际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如何让逝去亲人常伴身边?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如何让逝去亲人常伴身边?
韩国人将骨灰烧制成晶莹珠子
更好保存 还能随身携带
Bae Jae-yul展示用来盛放宝珠骨灰的佛像造型的骨灰盒。
骨灰珠

韩国人将骨灰烧制成晶莹珠子

更好保存 还能随身携带

为让逝去的亲人常伴身边,韩国企业把逝者骨灰做成形同宝石的珠子。

为让逝去的亲人常伴身边,韩国企业Bonhyang推出新服务项目,把逝者骨灰做成形同宝石的珠子,既方便人们随时祭奠逝者,又节省了墓地空间。

骨灰珠

Bonhyang公司的珠化技术是利用超高温将骨灰融化直至结晶,骨灰变珠子的整个过程大约90分钟。珠子多为蓝绿色,有时也呈粉色、紫色或黑色。

通常一名死者的骨灰大约产生4至5小罐珠子,年轻人因为骨密度高,最多可产生8罐珠子。

Bonhyang公司总部设在利川市。美联社援引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裴宰烈(音译)的话报道:“储存在骨灰安置所的骨灰可能腐烂,而制作成珠子后会更干净,不会发霉变质,闻起来也没有异味。”

除了美观、便于存放等优点,制作骨灰珠还衍生出增值业务,比如用于存放珠子的各式瓶瓶罐罐。

伴身边

金日南(音译)现年69岁,是退休中学校长,父亲27年前去世。由于对父亲的思念与日俱增,他说服家人后作出惊人决定:将父亲遗骸从地下取出,然后支付870美元,把骨灰做成一罐形同宝石的珠子。

骨灰制成珠子后,最大的益处是能让人时刻将逝去的亲人带在身边。金日南把一部分骨灰珠放在家中,一部分放在轿车里,还分给5个女儿每人一点。他说:“当我看到珠子时,就想到父亲,想到与他共度的那些美好时光。”

如今金日南每天早晨祭拜骨灰珠。骨灰珠盛放在一个陶罐里,罐子下面垫着丝绸衬布,摆放在桌上。“孩提时代,我经常在父亲的怀抱中入睡。”说这番话时,金日南凝望着那罐蓝绿色珠子,双眼湿润。

他打算明年把亡母的骨灰也制作成骨灰珠。

引争议

10年前,韩国土葬率超过60%。为节省土地资源,近年来,韩国政府大力提倡火葬,去年火葬率达到70%。从这个角度讲,骨灰制珠子无疑开辟了一条新路。

制作骨灰珠过去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地都有人尝试,但这毕竟不是一种处理骨灰的常规方法,因此并不受人关注。

在韩国,骨灰珠制作不需要政府颁发特别许可,因为每个人都有权处理自己亲人的骨灰。Bonhyang公司迄今已为大约500名客户制作骨灰珠。据裴宰烈介绍,几家类似企业近年来骨灰珠制作业务均有所增长。

但这一新生事物遭到一些批评。韩国殡葬文化研究人员陶永勋(音译)说,商家只对商业利益感兴趣,“对死者最大的尊重是让他们重归自然”。据新华社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