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4版:体育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女排精神过时了吗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30年前的11月16日,中国女排首夺世界杯
史无前例的“五连冠”从此开始
中国女排成为当时中国人的模范和骄傲
成为中国腾飞的象征“女排精神”激荡了整整一代人的灵魂
“团结起来 振兴中华”,时代最强音如今中国社会已今非昔比
女排精神过时了吗
30年风雨,那是璀璨的丰碑!

30年前的11月16日,中国女排首夺世界杯

史无前例的“五连冠”从此开始

中国女排成为当时中国人的模范和骄傲

成为中国腾飞的象征

“女排精神”激荡了整整一代人的灵魂

“团结起来 振兴中华”,时代最强音

如今中国社会已今非昔比

NO

30年荣光,那是无价的感动!

我一直以为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短暂、脆弱却颇具特质、令人心动的浪漫年代。随着岁月的流逝,当年发生的那一切是不是正在被人们淡忘?中国人的经济这十几年来一直处在令人晕眩的急速变动之中,大家对“现在”尚且应对不暇,又能有多少精力去认真清理“过去”?

——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

在中国体育史册中,1981年11月16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这一天,中国女排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赛上,经过7轮鏖战,先后击败了前苏联、古巴、美国和日本等强队,以一场不败的战绩无可非议地夺取冠军。

中国女排成为第一支登上世界巅峰的中国三大球队伍。

最后一个球落地,姑娘们抱头痛哭。守在收音机和电视机前的中国人更是血脉贲张,所有的激情和自豪感在那一刻喷薄而出。那一夜,北京万人空巷,激动的人们聚集在天安门广场,彻夜高呼“中国万岁!女排万岁!”

比赛颁奖典礼未毕,国家体委、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等单位的贺电已到达球队。

第二天,国内几乎所有报纸的头版都是女排夺冠。《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启用了鲜红色的大标题:“刻苦锻炼 顽强战斗 七战七捷 为国争光/中国女排首次荣获世界冠军”。文章还配发了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学习女排 振兴中华/中国赢了》,文章中提出,“用中国女排的这种精神去搞现代化建设,何愁现代化不能实现?”女排的胜利,上升到了激励整个民族精神的高度。《人民日报》头版的其他位置被女排教练和队员的照片占据。此前,中国的大多数人对这个集体并无太多了解,这一天后,他们成了人尽皆知的民族英雄。

在同天的《中国体育报》上,中国妇女运动先驱邓颖超发表了题为《各行各业都来学习女排精神》的文章。

“女排精神”因此被视为是整个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奋斗激情的集中体现。

A

A

往事不能如烟

“我相信毛主席的这句话,我想做成的事情,是绝不会轻易放弃的!”——主教练袁伟民

“女排夺冠以后,我扣球的形象都上了邮票,女排的集体照做在了日历上,还有纪念币、纪念章,像民族英雄一样,逼着你只能上不能下,打球已经完全不是我们个人的事情、个人的行为,而是国家大事,我自己都不属于自己,女排是一面旗帜。”——郎平

“我只拿过一次‘巨额奖金’,一万元。那时候,很了不得了,万元户啊!每次出国比赛,女排每个姑娘的零花钱是15美元,谁都不舍得花,一点点攒着,攒到一定数目,我给家里买了一台彩电。”——郎平

“我退役后30年没进过球场,因为当时的训练太艰辛,太苦了,让我很害怕。现在的时代追求多元化,不能再用过去的模式要求现在的运动员。我是精神贵族,和女排一起创造了那个时代的一种精神,有失有得。”——孙晋芳

B

B

81届中国女排12战将今何在

队长孙晋芳 被称为“神二传”,现任中国网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

主攻手张蓉芳 被称为“怪球手”,现任国家体总排球管理中心副主任。

主攻手“铁榔头”郎平 现任恒大女排主帅。

副攻手“天安门城墙”周晓兰 现居美国。

副攻手“机关枪”陈亚琼 现任中央人民政府驻港特区联络办宣传文体部副部长。

接应二传手“独臂将军”陈招娣 现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2006年晋升少将军衔。

主攻手“铁姑娘”曹慧英 现遨游商海。

主攻手“中国山口百惠”杨希 1983年初离开国家队,退役后投身房地产。

接应二传手“无声手枪”张洁云 现在江苏省体育局办公室负责外事工作。

“小孙晋芳”周鹿敏 现在上海从事社会体育管理工作。

“橡胶”朱玲 现任四川省体育局局长。

“笑面黑娃”梁艳 现遨游商海。

C

C

以史为鉴

30年前的11月16日,中国女排在日本获得了世界杯冠军,从此开启了五连冠的伟业。而这座冠军奖杯,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大球项目的世界冠军。所以,日本对于中国女排和中国体育来讲,有着特殊的意义和情感。

在那届女排中,袁伟民、孙晋芳、郎平、张蓉芳等,至今还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字。不过,在那届的冠军阵容里,最受日本球迷喜爱的,反倒是经常替补出场的主攻手杨希。原因说起来很有趣,除了这个大眼睛的中国姑娘经常展现出迷人的笑容外,她的名字的日本发音,与日语“好”(哟西)极其相似。

那个年代,正是中日民间温暖交往的蜜月期。而这一片段,也成为当时中国媒体描写日本球迷和观众的最有亲和力的花絮。在当年纪念中国体坛这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冠时,体育界总会提到一个日本人——大松博文。这个上世纪60年代中期来华传授排球技艺的宗师,以特有的魔鬼训练法为中国体育带来了一股坚韧的精神。

30年间,中日两国都发生了巨变。“哟西”现在更多地出现在电视剧中日本鬼子的嘴里,而潜移默化地,敌人认为好的,就一定是坏的。但体育毕竟不是文艺作品,在成王败寇的竞技世界里,学习强者以及放低身段,像排球比赛防守中的压低重心一样重要。

中国女排崛起的这段历史,应当留在中国体育界和爱好者们的永久记忆里。所谓以史为鉴,只有这样,中国体育才能一路“哟西”下去。

D

D

历史“首冠”纪念日

中国队战美成功抢分

11月16日,如今的中国女排在日本女排世界杯赛中坚守至第5局,不敌整体实力强大的美国队,但2∶3的比分还是帮助她们成功挣得1个宝贵的积分。尽管错失机会输掉了比赛,但中国队还是拿到宝贵的1个积分依旧排名第三位。

在运动员时期目睹女排登顶的俞觉敏表示:“正是老女排的拼搏精神鼓舞了我们这些人承担起冲击奥运资格的任务,既光荣又艰巨。”

本场个人得分创新高的惠若琪赛后说:“无论在精神上还是技术上,前辈们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会在这个纪念日的督促下,不断努力赶超前辈。”据《深圳晚报》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