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3版:都市闲情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生活感悟
闲言碎语
“听说体”
万物从容
我们弄丢的宝贝
[ 开心 一刻 ]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听说体”
[ 世说 新语 ]

□萱小蕾

某天看到朋友的QQ签名写道:听说我是比尔·盖茨!觉得新鲜,于是我百度“听说”二字。跳出来的是大排的新闻或网络议论,原来是一流行网络用语“听说体”。这是一种新的文体格式,“听说”这个词既代表一种不负责任的宣泄,也代表一种得不到而向往的东西。

面对这个“听说”,我不由得想到了微博。如今许多玩微博的人都会关注新闻时事、名人明星,八卦传闻和各种语录也层出不穷。最初大家发现微博转发的力量强大,于是频频用来寻人或是为生病的人寻求帮助。当更多的人发现微博像一个扩散迅速的病毒时,就新增了许多利用微博传播信息的团体或个人。这中间,有许多值得关注的民生新闻,也有许多明星的绯闻轶事……

慢慢地,有人发现微博里有机可乘。于是散播的微言里,开始有了许多不尽属实的信息,为免责,这些微言和传闻常常贴上“听说”这个标签,比如为惹人眼球、为求粉丝而编造的爆炸性新闻或绯闻,也有一些无足轻重的谣言,这些吸人眼球的信息虽是“听说”,但还是引来了好事者的围观,然后发微博人的最终目的便渐渐暴露出来,这些目的最为常见的两种就是广告和炒作。

这样的信息,就像是另一种形式的“听说体”。因为一个有些让人吃惊的信息发出来后,会引起许多粉丝疯狂转发,转来转去的人,就变成了那个“听说”这件事的人。而事件是否真的存在或发生?粉丝们大多只处于“听说”的地步。

不负责任的“听说”行为,日常生活中也不少见,左邻右舍的大妈大嫂、大叔大哥也常用许多“听说体”,比如:听说东家老板包了二奶,听说西家女孩做了小三,抑或听说哪个干部受贿被抓,听说某富商家中的墙壁里藏了多少金条……这些“听说”,或许只是捕风捉影,但被听说来听说去,被好事者传来传去,就慢慢变成了一个类似事实的东西,就像东家丢了芝麻,最终被“听说”成丢了西瓜一样的道理。

“听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传播行为,所以,当你在微博或是生活中“听说”一件事时,请不要盲目转发或是评论,更不要随意将其放大。如果你有兴趣去调查确认事件真相,另当别论。如果你没有时间和机会去发现真相,那么请提醒你的耳朵和眼睛,不要对“听说”轻易听信和传播。否则这些“听说”轻则让你也沦为无知和没修养的闲人,重则有可能惹上是非和吃苦头。这样的谨慎,不是胆小怕事,而是教我们要辨别事情的真假,不要盲信盲听。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