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7版:财经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12月1日起,进入殡仪(葬)服务场所车辆免费存放
二七区要求住宅小区实现业主大会管理全覆盖
春节绿博园彩灯节给您好看
短讯
数字
股市还是
给央行面子的
郑州中医产业风生水起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中医产业风生水起
济华中医馆桐柏路馆昨日开业
西区居民就诊、看中医多了一个选择
中医药房。

济华中医馆桐柏路馆昨日开业

西区居民就诊、看中医多了一个选择

时隔两个月,济华中医馆第二家医馆桐柏路馆昨日隆重开业了,作为郑州首个中医馆,济华的扩张速度让业界吃惊和感叹,老中医郑绍周说,“中医复兴,中医馆是一个很好的起步。”

社会资本试水医疗领域,在被政府部门政策鼓励的同时,也逐步被民众所认可,中医馆布局此处给西区居民就诊看病提供了更好的选择。

晚报记者 辛晓青/文 马健/图

日均百号,市民跑半个城看中医

作为郑州的第一家中医馆,济华中医馆在红专路的店于今年10月1日开业,时至今日短短两个月的时间,经营状况已经让总经理朱霞感觉满意,“其实我们是抱着打持久战的心态来做的,作为民营医疗机构,不达到一定的规模想得到百姓的认可,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这两个月来的经营状况却让他们没想到这么顺利。“现在医疗资源匮乏,我们需要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医馆来帮助政府解决就医难的问题,我们请这么多的名中医来坐诊,就是要做这些事的。”

据中医馆的王勇生介绍,红专路店开业后,现在已经达到了平均每天近200个号的规模,“附近的居民已经都知道我们,并且开始小病、慢性病来这里治,我们甚至看到很多市民得到中医馆的消息后,从大西郊、大南郊跑半个郑州来挂号看病。虽然比不上一些国字号的中医院火爆,但是已经超过了我们的预期。”

正是市民对中医馆的认可和支持,加快了济华中医馆西区分馆开业的步伐。

西区看中医又一个好选择

昨日开业的济华中医馆新馆,位于桐柏路与汝河路口。济华中医馆是郑州首家完全以民营资本运作的、彰显传统国医特色的中医连锁机构,由河南省济华中医馆有限公司投资,经过郑州市卫生部门正式批准设立。

新馆三层共有22个诊室,在装修和氛围上都努力塑造一种老式中医馆的样式。在这里,针灸、艾灸、推拿、火罐、刮痧、熏洗等纯中医适宜技术的治疗一应俱全。尤其是一个大药材库,更是药香扑鼻。各门诊均由包括国家级的著名老中医、省市知名的中医、在职的名中医、济华中医馆网络中医名医坐诊。

药房里还有传统的煎药方式,一个小砂锅慢火细炖。据药房工作人员介绍,现在中药煎制都是用机器,但是在这里还有传统煎药方法,也有机器,“真正传统煎药是很费时间的,完全这样做也不太可能,所以我们给顾客两个选择,机器煎药免费,传统方式煎药适当收费”。

在新馆的开业典礼上,来自省市医疗卫生机构的领导纷纷对济华中医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和期待,市卫生局也表示将加大力度扶持民营医疗机构,“济华中医馆做中医,更是集合了大量的优质医疗资源,为西区居民看病提供了更好的资源”。

据介绍,该中医馆在设置上十分“纯粹”,没有检验科也没有急救措施,出诊的医师完全采取望闻问切的中医手段为患者看病。

对中医传承作出了巨大贡献

“非常好,很有意义。”说到济华中医馆,国家级著名老中医郑绍周连连称赞,他认为济华中医馆的出现和发展,除了便利人们看病外,更重要的在于对中医传承。

“近几年中国对文化发展很重视,中医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认为济华中医馆用社会资本来做中医,就是看到了文化传承,这是一个巨大的贡献。”说到中医,郑绍周很兴奋,他认为中医还不能单被认为是文化,中医更是东方哲学的体现,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治疗疾病,也是科学,“过去几年有很多人误读中医,认为是巫术,甚至说只是一种信仰,还反问真的能治病,这种观念必须被驳斥,中医必须发展,用实际来驳斥。”

中药制膏冬季进补渐成风尚

其实中医馆除了治病,还有一个更让中医馆经营者看好的一个方向,“调理身心健康,治未病是中医的最高明处。”王勇生说,在韩国、日本、香港等地,很多有钱人在季节的更替时去中医馆,让专家针对个人的体质特征和需求,开出膏方,“中药煎制比较复杂,药还苦喝起来比较难,所以注重养生保健的人都让专家开出方子之后,由医馆熬制收成膏,里面根据需要加入蜂蜜芝麻等,这已经成为一种新的风尚,在我们这里也开始出现。”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