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郑州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市检察机关拟任人民监督员公示
偷钱包的跑出200米
还是被人摁住了
有啥解不开的“疙瘩”,直接对法官说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全省启动第三次“万名法官回访万名当事人”
重点回访不满意的当事人
有啥解不开的“疙瘩”,直接对法官说

全省启动第三次“万名法官回访万名当事人”

重点回访不满意的当事人

“我们要真正把回访群众当主人,当亲人,把群众之事当‘家事’,学会换位思考,真正做群众贴心人、守护神……”这是昨天省高院院长张立勇在全省法院第三次开展“万名法官回访万名当事人”活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上,对全省法官的期许。

张立勇还要求,全省法官一定要把对法院工作不满意的当事人作为回访重点,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对那些不满意的当事人进行回访,我们肯定会听到不少骂声,面对很多怨气,但我们一定要有勇气面对骂声,要有耐心面对怨气。”

晚报记者 鲁燕

回顾

全省24257名法官回访当事人42334名

据介绍,前两次回访活动,全省24257名法官对42334名当事人、3251家企业进行回访,协调化解14812件案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2010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张立勇要求,一定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特别是能否做到让那些败诉的和长期上访的当事人满意,才是我们是否真正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检验标准。我们不能因为当事人99%都满意了就沾沾自喜,更应时刻关注其余的1%,那才是我们工作的重点、难点。

“所以第三次开展‘万名法官回访万名当事人’活动,要把对法院工作不满意的当事人当做回访重点,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从中发现工作中最薄弱的环节和最突出的问题。对那些不满意的当事人进行回访,我们肯定会听到不少骂声,面对很多怨气,但我们一定要有勇气面对骂声,要有耐心面对怨气。”

要换个角度看问题,如果老百姓还愿意在你面前发泄一下,至少说明他还想对你表达一下个人诉求和意愿,如果他连骂都不想骂了,这说明什么问题?他对法院已失去了信任,这就太可怕了。民心丧失了会怎么样?轻则缠诉闹访,重则走向极端,自伤自杀者有,伤人报复者有。

要求

换位思考,把群众的事当“家事”

张立勇要求,回访不能走形式。

首先要增进群众感情。法官要放下架子,主动上门,群众有什么需求,竭尽全力去满足;群众有什么困难,千方百计去解决;群众有什么困惑,耐心细致去解释;群众有什么怨言,心甘情愿去承受;群众有什么不满,真心诚意去改正。

二是注重效果,要有真情实感。我们要真正把回访群众当主人,当亲人,把群众的事当“家事”,学会换位思考,真正做群众贴心人、守护神。

三要讲求方法,真诚沟通。很多案件“案结事不了”,当事人不断进京赴省上访,表面看是当事人不服从裁判、不执行裁判,深层次原因是当事人心里有“疙瘩”。解开这个“疙瘩”,必须善于沟通。沟通强调身份的对等、姿态的相近、语言的平和、态度的友好。

四要目标明确,不能敷衍了事。从前两次回访情况看,有些法院为回访而回访,走形式,刻意安排对处理结果满意的当事人进行回访,有什么用?不满意的还是在上访闹访,问题没解决,纯属自欺欺人。这次回访一定要认真筛选回访当事人名单,逐级建立台账,确保“一对一回访”。

五要领导带头。从昨日开始,各级法院领导班子要带头回访,尤其对省法院确定的重点案件和重点人员要主动带头回访。按照此次回访的要求,一家法院至少回访100名当事人,一名法官至少回访2名当事人。 线索提供 孙志平 庆远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