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9版:财经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国际油价重拾涨势,我国成品油调价窗口临近
359亿元
宏观调控不要“面多了和水,水多了和面”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宏观调控不要“面多了和水,水多了和面”

□徐刚领

央行在11月30日宣布,从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近3年来,存款准备金率首次走出“上调”区间,其意义非同凡响,绝对算得上是近期的财经大事件。

自2010年1月18日第一次上调算起,央行已经连续10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使之达到了历史顶峰。存款准备金率的不断上调,给银行带来最直接的就是流动性资金相对减少,银行的放贷能力进一步受到抑制。因此,市场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钱荒”,房贷难,中小企业融资难。

从这几年的情况看,央行一般不大喜欢加息或减息的,相反却“偏爱”“折腾”存款准备金率。“折腾”存款准备金率,有一个好处,就银行直接受影响,企业受到的冲击得以缓冲。

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和调息一样,是明显带有周期性的。然而,最近几年来,大家可以明显感觉到,这个周期越来越短了。

这一轮宏观调控,国家目的也是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平抑高房价。显然,这也是在为上一次的“冲动”埋单。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重创。2008年底,我国政府推出4万亿投资计划以及一系列扩大内需的刺激措施。4万亿投资在提振市场信心,扩大内需,减少失业等方面都发挥了很大作用。

然而,这些经济刺激计划极其强调基础设施建设,对于诸如医疗、教育这样的社会保障项目却关注不够。流动性宽松的结果之一,就是经济过热,房价、CPI居高不下。这一系列问题出现之后,国家又开始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息,限购,限贷,调控楼市,一波比一波更为严厉的调控。如今,治理通胀刚见成效,房价刚显松动迹象。此次央行再度转向,从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不禁令人担心,再度放松信贷之后,会不会马上又迎来通胀高企、房价猛涨的局面?水多了和面,面多了和水,这毕竟不是小孩子的游戏。

这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显然不是为了救楼市,也不是为了迎接新一轮的通胀,更不能说央行货币政策就会出现重大转向。毕竟,CPI刚刚开始下行,但仍然站在5%以上的高位,房价也没有回归到合理水平。

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再也不能走高污染、高消耗、高剥夺的老路了,再也不能围着“鸡的屁”转了,必须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宏观调控政策,不妨看得远些,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总在忙乎着“纠正”此前的失策。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