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6版:县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文明阳光耀河洛
郑州北郊新增游玩好去处
登封加大食品安全检查力度
本报驻县市区
记者联系方式
行政执法局清运垃圾解民忧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文明阳光耀河洛
——巩义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活动侧记
景美人和的巩义一角

巩义,河洛文化的源头、华夏文明发祥的核心地。河图洛书、伏羲画卦,千古传奇;“天人合一”、“公正”、“亲孝”,先民和谐思想在这儿有据、有根。

沐浴着新世纪的曙光,巩义市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先后摘得“河南省园林城市”、“河南省清洁家园行动先进县(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一项项荣誉。

——街净,园美,人和善,这是近几日记者走在巩义街头的最直观感受。

晚报记者 邓红超 孙庆辉

通讯员 席旭红 贺振华 文/图

高起点规划,共建生态宜居家园

每天早上,家住东区宇华中央名苑的李大爷都要步行几百米到石河道滨河公园转转,这里绿树成荫,草青水碧,清新宜人。李大爷说:“这几年巩义城区越来越漂亮,越来越有大都市的感觉了。”

近年来,巩义市把城市环境建设和居住条件改善作为促进文明城市创建、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抓手。投资约32亿元,用于四通八达的路桥建设、高品位“全生态”文化娱乐综合体建设等众多民生工程,使新老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坚持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三同步”,投资3.2亿元建成伊洛河景观带,投资2亿元建成石河道生态公园,街头游园达到50个。全市绿化总面积达到858公顷,绿化覆盖率达42.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9平方米,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典型引路,铸造积极向上的城市精神

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需要文明典型来引领,社会的发展进步需要道德楷模的力量来推动。

女中学生雷素,为救86岁老人郭福年,将老人推出铁轨,却牺牲了自己。13岁的少年范乃方,为救两位落水同学,纵身跳进河水中施救,救出了同学,自己却再没露出水面。

被群众称为“群众可以依靠的大山”的站街镇巴沟村老支书张可山,30多年前,为让群众吃饱肚子,被割掉了一叶肺,30年后,再度出山带领乡亲们大步奔小康,积劳成疾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 ……

这些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感动着无数的人,在巩义树立起一座座丰碑,引领积极向上的城市精神。

关注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近年来,巩义市结合创建,进一步加大投资,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把改善民生作为推进社会和谐、文明的基础。

实现了城乡低保、困难群众大病救助、困难群众子女上学救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五个全覆盖,社保金的按时足额发放率始终为100%。

先后6次调整和完善补偿方案,提高财政补助水平。2011年,新农合年人均筹资水平提高到230元,农民看病报销上限达到10万元,较好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建成两个经济适用房小区,入住1120户;落实廉租房制度,基本实现了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加快推进扶贫开发,完成整村推进扶贫村28个,8000多名困难群众实现了脱贫。

在郑州市率先开展了以帮助困难群众建房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安居工程,150户安居房正在建造中;投资2400万元实施搬迁扶贫工程,解决了偏远山区农民的出行、上学、就业等难题。

提升形象,打造推动发展的金名片

实践证明,文明是形象,是品牌,也是生产力。2010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1亿元,综合实力继续保持全省县域经济领先地位,并荣获“中原最具投资价值县市(区)”和“转型2010中国经济十大领军县级市”称号。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巩义市大力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8% ,城市污水处理率达66.7%,市区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100%,城市地表水质达标率为100%,在全省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定量考核中,连年稳居全省前列,被省政府评为河南省环境保护工作先进县(市)。

巩义,正乘借文明城市创建的东风,向着建设中原经济区郑洛工业走廊重要支点城市和现代化新型中等城市的宏伟目标大步迈进!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